冬季来临,
手脚冰寒的问题也变得更为严重。
然而针对不同体质的人群,
取暖的方式也应当分门别类。
今天《X诊所》请来了胡智海专家
为我们讲解
如何辨别自己属于哪种体质?
不同体质又该对应哪些取暖方法呢?
胡智海
主任医师
■医院副院长
■盛氏六脉诊疗代表性传承人
01
中医小妙方——分辨体质
一个人在冬天是否怕冷其实与他体内自身的阴阳平衡密不可分。体内阴气阳气的不协调都会导致我们怕冷或者怕热的问题。
今天,胡医生分享了一个简单的方式来判断我们的身体是否存在阴阳不平衡的情况。
当你摸自己的手时,可以留意手心和手背的温度。我们的手背的温度反应我们的阳气,手心则是对应阴气。手背/手心的寒凉分别对应着你体内的阳气/阴气的不足,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适当的调理。
02
不同人群又该如何应对?
生活中往往会有许多常见的取暖方式,例如泡脚、贴暖宝宝等等,然而这些方法带来的效果实际上是因人而异的。当一个人的体质遇上了不适宜的取暖方式时,反而会对身体造成危害。而常见的人群体质往往分为以下三种:
正常怕冷型
具体表现:在冬天容易感觉手脚冰凉,但使用暖宝宝或者热水袋就可以迅速回暖的人群。
这类人群的手脚冰寒往往是由于四肢的经络不通导致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的去敲打胆经,按摩和活动关节。同时,胡医生分享给我们的小妙招:日常按压阳池穴,也可以帮助身体经络通畅,使手脚回暖。
当归四逆汤,同样具备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功效。这个汤由当归,红枣,白芍,桂枝,细辛和甘草组成。平时可以用来煲汤或者打粉,但是这个方剂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极度怕冷型
具体表现:在穿得很厚、揣着汤婆子的情况下依旧感觉手脚冰凉的的人。身体可能伴随着持续性的疲劳、思虑过多的问题。有时上完厕所还会发现大便冲不干净、粘马桶的情况。
这类人群的主要问题在于体内的阳气不足,虽然可以利用热水袋、汤婆子等取暖,但是像电热毯、空调类的电器应当少用,以免带来疾病。
这类人群主要推荐一下两种方法:
1.早上在家时,可以将背部露出,晒晒太阳
2.可以将暖宝宝贴在我们的穴位,例如命门穴,不仅能快速升温,还能激发身体阳气,针对腰膝酸软,小腹胀痛等疾病也有很好的缓解效果。(注意,暖宝宝的温度不宜过高、贴的时间也不宜过夜)
外冷内热型
具体表现:虽然身体还是会感到寒冷,但体内水份不够,时常容易燥热。身体常出现口舌生疮、烦躁疲劳的问题。
这类人群的主要问题在于阴阳两虚,对于这类人群来说,滋阴比取暖更加重要。通过食疗的角度来说,可以用水煮一些百合、麦冬、西洋参(适宜脾胃较好的人群)搭配者饮用。
针灸也可以对这类人群起到很好的滋阴效果。主要针对两个穴位:太溪穴和三阴交。同时日常按揉这两个穴位,对我们的身体也有好处。
更多精彩内容
请锁定今晚21点整
都市频道《X诊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