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绝经相关症状的中医观点和治疗

时间:2020/9/26 11:06:57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Source:QiYu.Climacteric.;21:93-95.

翻译:郁琦(医院)

全球范围内,女性绝经大约发生在50岁左右,绝经主要是因为卵巢功能的动态衰退,此过程包括卵巢储备下降和生殖激素波动性变化,并表现为月经规律性变化、生育能力下降、绝经相关症状逐渐出现、发生各种慢性疾病的危险性逐渐上升。绝经相关症状最常见于40~60岁女性,84.2%的女性在此期间会出现各种绝经症状。绝经症状是由于卵巢分泌雌激素的减少,从而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包括潮热、出汗、情绪障碍、失眠、疲乏、头痛、头晕、心悸、皮肤蚁行感、肌肉骨骼疼痛和泌尿生殖系统症状。虽然不同区域文化背景下的绝经年龄可能有所差异,但绝经症状的类型及严重程度基本相同。中医学对绝经相关症状并无专篇记载,但据其发病原因及其特点,可归属于“脏躁”、“百合病”、“崩漏”、“郁证”、“心悸”、“失眠”等,本病可统称为“绝经前后诸证”。中医将女性整个生命过程按周期划分,每7年为一个周期,中医称之为“天癸”,基本与现代医学对于女性一生的分期相吻合。随着精神生理消耗,人体正常老化,到了第七个周期(第49年),各个脏腑功能随之衰退,尤其是肾—而中医的观点将绝经或更年期与“肾虚或肾亏”联系在一起;中医里的“肾”被定义为一个系统而非一个器官,其主要的生理功能包括体温调节,性能力(生育与不育)和调节体内水液平衡等。“气”也是一个中医概念,意指日常活动、脏腑功能及新陈代谢的维持。“阴”和“阳”是互补的两面,自然界事物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以保证每个系统通过气和血的平衡顺利发挥功能。围绝经期妇女肾气渐衰,精血不足,气血失调,肾阴阳失和,造成脏腑功能紊乱。中医治疗绝经相关症状需要发现在生理模式下的整体问题,并应用多种中医治疗方法,比如中草药、针刺、经络、耳穴及艾灸等治疗方法。此外,这些治疗方法也可以配合其他药物或非药物疗法,如推拿和心理疏导。

中医治疗绝经相关症状:理论与实践

由于正常女性到绝经期后,肾气的衰退、天癸的枯竭以及任、冲二脉的虚衰(任脉具有调节月经,促进女子生殖功能的作用,冲脉与生殖不育关系密切)可导致生理性闭经。因而根据传统中医理论,中国女性绝经相关症状的根本在“肾”,常累及“心”、“肝”、“脾”。在中国,情绪问题被认为是临床上绝经综合征的主要症状。中医理论中,肝在调节情绪和气的功能上处于核心地位。根据这种中医人体健康模式,绝经期妇女以肾虚肝郁体质多见;并且由于中医中“心肾相交”的观点,故肾脏病变常累及心(心在中医理论中是主宰人的生命活动和血液循环的脏腑),出现阴阳平衡失调等证候。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负责维持生命过程及生成营养物质,肾虚阳衰,火不暖土,则致脾肾阳虚。总而言之,中医认为其主要的病因病机是肾虚;另外肝郁为促进因素;心、脾虚也是重要因素。

中医药对于潮热汗出的论治

大约60%~80%的绝经期女性在绝经过渡期晚期和绝经早期这一高峰期经历过潮热汗出。中医认为潮热汗出主要是肾阴不足,导致阴虚火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而出现。因此,中医治疗绝经期潮热主要以滋阴清热手段为主,以便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中成药和颜坤泰胶囊广泛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一项双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研究3个月,共入组例,完成例。将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坤泰胶囊组和戊酸雌二醇片组,通过改良Kupperman症状(K)评分,血清雌二醇(E2)、阴道脱落细胞作为首要结果来评估疗效,同时也对不良事件包括阴道出血、乳痛等进行记录。治疗后,两组药物对不同停经时间亚组患者潮热评分有效率分别为92.3%和96.5%,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个治疗组对改善更年期潮热症状均有效。另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对31名绝经后的荷兰妇女使用中药方知柏地黄丸,治疗12周随后停药4周,观察血管舒缩症状(潮热和盗汗)的改善情况,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知柏地黄丸能显著改善潮热汗出的症状(P0.01)。针灸治疗潮热也已被国内外较多的研究数据证明其疗效。一项利用针灸治疗例潮热患者的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中发现,24小时内,针灸治疗组的症状缓解率超过62%,而对照组仅为27%。

中医药对于绝经期情绪障碍的论治

绝经相关症状中,抑郁和焦虑是非特异性心理症状的主要特征,也被称为绝经期情绪障碍。情绪障碍的发病率在绝经期女性中高于育龄期月经规律发生的健康女性。现代医学认为情绪障碍的原因可能与卵巢功能衰退及随后的血清雌二醇水平降低有关,造成血清单胺氧化酶水平升高。这进一步导致体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等的分解和代谢失活增加,以及单胺类递质活性下调。目前治疗以抗抑郁药物为主;然而,也有相当多的报道应用激素补充治疗能改善妇女的情绪及认知功能。绝经期情绪障碍属于中医的“百合病”、“脏躁”、“郁证”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妇女肾气渐衰,继而肾阴不足,肝郁化火,更灼阴液,共同表现为潮热、汗出、胸闷、烦躁、易怒、失眠。日久损及心阴,心肾不交,加剧抑郁、焦虑等症状。香芍颗粒中柴胡的有效成份是柴胡皂苷,它具有抗炎、抗惊厥、延长睡眠时间等作用,可能因能够影响中枢神经的5-羟色胺的活性,治疗焦虑、抑郁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王晓茹等从调节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的角度观察服用香芍颗粒前后血样中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含量。结果显示香芍颗粒可通过调整神经内分泌平衡,从而改善绝经期抑郁症。一项观察针灸治疗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研究,治疗组针刺双侧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加膈俞,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疗程均为6周,结果汉密尔顿(Hamilton)抑郁量表分值显示针刺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但在第2周、第4周针刺治疗组表现出更好的结局(P0.05)。

中医药对于绝经期睡眠障碍的论治

中医认为绝经期女性睡眠障碍的病机主要以肾虚为本,心肾不交,气血阴精不足,阴阳失调。因此治以滋肾养阴,清心安神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一项系统评价纳入6项随机对照试验,共例患者,比较加味酸枣仁汤与镇静安眠药物治疗绝经期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加味酸枣仁汤与安定及阿普唑仑的疗效相当;加味酸枣仁汤改善睡眠的疗效优于舒乐安定(P0.05)。此外,通过匹兹堡(Pittsburgh)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评估睡眠质量,加味酸枣仁汤与阿普唑仑相比睡眠质量改善(P0.05)。镇静安眠药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加味酸枣仁汤组(P0.05,χ2=4.)。另外,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小样本试验的结果表明,绝经后女性(n=18)经针灸治疗后,睡眠质量指数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而多导睡眠图结果也显示治疗后深度睡眠时间增加。

总结

近年来,绝经综合征的研究已成为妇科、内分泌科和神经科领域多学科交叉的热门课题。目前现代医学治疗绝经综合征的方法主要是激素补充治疗。中医认为女性绝经期阴阳平衡被打破,因此,重建阴阳平衡和补充肾气是绝经综合征中医治疗的根本。绝经的中医治疗以辨证论治为主,意指应当选择何种方案治疗,包括中药内服、针灸、艾灸、推拿(按摩)、耳穴贴敷、情志疗法、药膳治疗等方法。已有研究表明,中药治疗可明显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经济、安全的优点。将来有必要进行严格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提高辨证论治。通过这些手段,可能可以形成疗效可靠、重复性好的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诊疗规范。

您可以点击上方更年期中文版或长按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yyjj/807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