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 “国医博士团队” 寒热的第二种类型是但寒不热,就是只有怕冷,没有发热。有时候我们在临床上确实碰到只有怕冷没有发热的情况,但是我们在写病历的时候很少写“但寒不热”这4个字,一般会根据病人的表现特征描述为恶寒或畏寒。再具体一点,会根据病程的长短,写上新病恶寒或是久病畏寒。刚才我们提到恶寒多见表证,但这不是绝对的,有时候病人没有发热只有恶寒也可能是里证。这个问题有时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我们通常在教学过程中会举一些例子说明。老师,您可以跟我们谈谈您是如何讲解这个问题的吗?有什么简单的治法可以推荐给大家吗?
但寒不热,是指病人只有怕冷,没有发热。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病人突然间觉得怕冷,可能是恶寒,但没有发热。之前说的“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是指恶寒发热同时并见的情况,但临床也有些人只有怕冷没有发热,并伴有肚子冷痛,或身上冷痛。例如,关节痛的人怕冷,手指、关节冷痛,从中医来讲寒主痛,所以冷痛就是实寒证。又比如夏天很热的时候空调开很大,又喝冷饮,吃冰镇西瓜,吃完后肚子突然剧痛,拉肚子,这也属于但寒不热的情况。这种怕冷不是表证,是寒邪在里,直中胃肠,是一种里寒证。所以夏天很多人生病,不一定是热证,有时是因为贪凉喜冷,感受寒邪,这是里实寒证,要用驱寒、散寒、温里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大家可能常用藿香正气水或藿香正气散治疗。藿香正气水是用于治疗寒湿、风寒湿引起的问题,特别对夏天感受寒湿之邪的治疗效果特别好。因为它本身是温的,特别适用于夏天感受寒邪出现的拉肚子、呕吐。但不是肚子痛就可以用藿香正气水,假设拉出的大便是黄、黏、臭的,这是热证,用藿香正气水就不合适了。第二种情况是有的人长期觉得怕冷,比平常的人更觉得怕冷,衣服穿得比别人多,经常抱着热水袋,喜欢夏天不喜欢冬天。一般老人比较多见。这叫畏寒,一般是阳虚引起的。阳虚是一种虚寒证,这时候我们一般用补阳的方法治疗。比如老人家觉得怕冷,可以补阳,用金匮肾气丸。鹿茸也是一种补阳药,但是用药要小心,一般一次0.3g~0.5g,不要吃太多,有人吃多了会流鼻血。鹿茸虽是一种比较好的补阳药,但是要尽量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除此之外,我们还常遇到“老寒腿”的病人,冬天时关节冷痛,怕冷,这个可以参考我们说的恶寒,从实寒证去辨证。
李灿东
12
门诊预约:
1)医院(周二下午)预约-;2)医院体检中心六楼室(周二上午)预约-。
预约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周六上午8:00~12:00。
3)国医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