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中医药事业一直在不断地发展、进步。稳步增长。在年非典中,在国医邓铁涛教授指导下以中医为主治疗的73例非典,全部治愈,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且患者没有后遗症,堪称完美。通过中医药的介入,全国已经成功治愈多例。现在,我们就对各省的中医药治疗方案进行一下盘点,请看: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要求,各相关机构要全面落实中西医协同诊疗机制,没有中医医医院要立即安排中医参与治疗,医院至少有一名中医医师参与诊疗,提供中医治疗意见,确保所有确诊病例尽早、及时、全病程使用中医中药,确保中西医协同机制落实,有效发挥中医中药的治疗作用;要建立规范的中医诊疗流程,做好中医诊疗记录整理和总结。
此外,要充分发挥中医专家组作用,发挥专家优势,指导辖区中医诊疗工作;医院中医科室建设,落实中医、中药专业卫生人员配备,落实中药房、煎药室设置,规范及时有效提供中药调剂、中药煎煮服务。医院,要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综合各种诊疗手段,提高疗效。
张智民强调,各相关机构要充分认识中西医结合在救治工作中的重要性,在临床救治中必须严格按照方案,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和身体情况,辨证施治。救治核心是按照诊疗规范,确保各项诊疗措施落实,全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做到诊疗一线有中医、有中药,让患者及时快捷地得到中医药服务。
会上,河南中医院教授李素云、徐立然,围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解读”等,进行专题讲座。
目前西药病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对于在年非典中医药发挥出极大的作用情况下,张伯礼表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中医药可以全疗程,全方位发挥作用。但还是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
针对这种形势,全科学苑邀请到开封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防治专家组长庞国明教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处方进行了详细解读,详情请戳:
最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处方公布
1、熏艾条可以除湿、杀虫、除菌。
在我国传统民间医药学中,艾叶用于预防瘟疫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端午节民间历来就有插艾叶的习俗,以期起到驱蚊杀菌、祛邪避秽的作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归属于“疫病”范畴,其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
26医院主要在人群聚集处熏艾,部分病房也点燃艾条。医院药学部中药师李乾胜介绍说,该院此举是为了更好地做好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也是借鉴了此前“非典”时期广州中医院在日常清洁消毒之外借助艾条熏艾的做法。当时,广州中医院没有死亡病例,几乎没有发生交叉感染。
此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前往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并带领专家组医院临床一线诊治患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仝小林介绍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邪为“寒湿”,中医可以试用如艾灸神阙、关元、气海、胃脘、足三里等,可以温阳散寒除湿,调理脾胃,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仝小林院士与湖北省武汉市专家讨论后拟定的新冠肺炎患者疑似者推荐的通用方详情请戳:
注意:仅用于治疗而非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中药协定方
2、中医治疗方案不断地更新,到现如今已经是第五版正式试行。
现将第五版中医治疗方案公示如下:
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下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
1、医学观察期
临床表现1:乏力伴胃肠不适
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
临床表现2:乏力伴发热
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防风通圣丸(颗粒)
2、临床治疗期
1)初期:寒湿郁肺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或无热,干咳,咽干,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腻,脉濡。
推荐处方:苍术15g、陈皮10g、厚朴10g、藿香10g、草果6g、生麻黄6g、羌活10g、生姜10g、槟郎10g
2)中期:疫毒闭肺
临床表现:身热不退或往来寒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腹胀便秘。胸闷气促,咳嗽喘憋,动则气喘。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推荐处方:杏仁10g、生石膏30g、瓜蒌30g、生大黄6g(后下)、生炙麻黄各6g、葶苈子10g、桃仁10g、草果6g、槟郎10g、苍术10g
推荐中成药:喜炎平注射剂、血必净注射剂
3)重症期:内闭外脱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辅助通气,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
推荐处方:人参15g、黑顺片10g(先煎)、山茱萸15g,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
推荐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4)恢复期:肺脾气虚
临床表现: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
推荐处方:法半夏9g、陈皮10g、党参15g、炙黄芪30g、茯苓15g、藿香10g、砂仁6g(后下)
3、1月25日,中国医院、医院的医务人员组成的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团队抵达武汉支援。并且已医院南楼感染一区。
1月27日,北京医院、医院医院、广州省中医院、医院的医护人员组成的第二支国家中医医疗团队抵达武汉支援。已经接管医院3个病区。
医院去支援,医院、辽医院、医院、医院、贵州中医院等医院纷纷支援!
综合整理自:国家卫健委、医院、网络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组稿/排版:瑞雪
校对:兰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