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干货
传承
创新种树人种下的第棵树
全文个字,阅读时间大约10分钟
■今天分享的是崩漏用药法:崩漏经验角药以及崩漏合方大法,非常地道!01
崩漏论治马宝璋
崩漏病,是以妇女非经期的阴道流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妇科临床的急证之一。本病患者有的阴道骤然大量下血,来势之急犹如血山之崩,常致气随血脱(失血性休克),若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有的阴道淋漓下血,日久不绝,血气耗伤致成血虚。对崩漏的治疗大法有三:曰塞流、曰澄源、曰复旧。崩漏病以阴道流血为主,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塞流止血乃是当务之急;然阴道流血必有所因,只有澄源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能病除血止;复旧则调理脾肾,益气填精,以善其后。笔者体会:虽说有三步大法,而实际上对崩漏岀血期的治疗是塞流、澄源二步并作一步走,没有只执一方而能塞多因之流的。比如血热型崩漏,若专以举元、补中类药物治疗是火上浇油,盖气有余便是火,则其热益甚,其流焉能塞止?又如气虚型崩漏,若但执清经、清热固经类以塞流,不但流未必止,而且元气大伤,血失统摄,其流益甚。因此,在治疗崩漏时,必须辨证求因,审因用药,塞流、澄源同步进行,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认真辨证,是治疗崩漏收效的关键。笔者临床体会,崩漏病偏热证者并不少见,但崩漏病常因大量失血并发贫血。患者面色发白、头晕心悸、全身乏力,容易忽视血分有热的主证,而每易投以补气摄血之剂,甚者不予辨证则固执补气止血方,反使病情加重,临床时有所见。有确系气虚证(候)崩漏,也有因失血日久伤阴,挟有热象,不可不察。我们这里强调有热,并非固执一说,主要想强调临证时一定要通过望、闻、问、切全面诊察病人的主证,运用八纲辨证综合分析,八纲之首为阴阳,气虚、血热实系一阴一阳,只有细细辨之,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以指导治疗。治疗崩漏既然要塞流、澄源一步走,因此针对病因选定主方之后,就要注意选用适当的塞流止血药物,使全方有协同作用,以达到止血的目的。笔者临床惯用的止血药物是牡蛎、茜草、炒地榆。牡蛎益阴潜阳,固摄冲任;茜草活血止血,使血止而不停瘀;炒地榆凉血止血,其性微寒炒后偏性更减,所以这三味药物既可协同止血,又不影响与其他药物的配伍。例如:诸虚证酌加陈棕桐炭、血余炭以涩血止血;阳虚者酌配艾叶炭、炮姜以温经止血;偏热者,可与黄柏炭、焦梔子为伍以凉血止血;挟瘀者,可酌用三七、牡丹皮炭、益母草之类以祛瘀止血。然而,对崩漏病出血期的治疗,多是权宜之计,关键的治疗在于调整周期。即根据脏腑阴阳的盛衰进行调治,特别要着重调理脾肾,使精充血足,经事如期,从而使崩漏得到根本治疗。
02
漫谈清经散与补气固经汤I马宝璋I笔者用中药治疗月经过多、崩漏,常取得满意的止血效果。月经过多有气虚、血热之分;崩漏有肾虚、气虚、血热、血瘀之别。肾虚之中,有肾阳虚、肾气虚、肾阴虚(阴虚血热);气虚之中,有素体脾虚、饮食劳倦;血热之中,有感受热邪、肝郁化阴虚血热;血瘀之中,有寒凝血瘀、气滞血瘀、瘀久化热等诸多不同情况。然足可用气虚、血热而括之,用八纲之首阴阳以统之。其血热者常用清经散加减获效,气虚者每用补气固经汤收功。清经散出自《傅青主女科》,是治疗经行先期、月经过多的代表方剂。笔者常用本方加减通治属热证范畴的月经过多和崩漏。变化后的基本药物组成是:生地黄15g、白芍25g、牡丹皮15g、地骨皮15g、黄柏炭20g、牡蛎50g、茜草20g、炒地榆50g。(培根按:仔细观察这组角药是不是特别熟悉,后来我才反应过来,这篇医话和上文的医话是同一个人写的,所以临床用药是一样的。)盖热为阳邪,耗气伤津,每易动血,本方有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之效。同时因热邪本就耗气,且失血过多又可耗气,故可于本方中加黄芪25g以补气、枳壳20g以调气,其止血效果更佳。即使是对肝郁化热型月经过多或崩漏,于方中重用白芍35~40g,使之平肝柔肝,缓肝之急而不伤肝,黄柏炭代梔子,全方有丹梔逍遥之义,而无柴胡之疏泄,这对止血都是有意义的。曾治李某,阴道大量岀血51天,继发贫血,转治各院多投以补气摄血之品,其流益甚,入院依其脉证诊为肝肾阴虚之阴虚血热型崩漏,服上方两剂血止。阴虚阳搏谓之崩,是明言其血热也,凡此当有热证可凭,若以清经散加减治疗定可收效。自拟补气固经汤实系举元煎与二至丸加减化裁而成,基本药物有:党参20g、白术10g、黄芪50g、枳壳20g、白芍25g、女贞子20g、墨旱莲20g、牡蛎35g、茜草20g、炒地榆50g。盖气虚有脾气虚、肾气虚的不同,且月经产生的机制与肾气盛关系密切,故须脾肾兼顾,全方有益气固摄止血之效。气虚甚者又宜以人参易党参,并可酌加升麻10g以升提、陈棕榈炭20g以涩血止血。若气虚证致阳虚者,酌加艾叶炭15g、炮姜炭10g以温经止血;出血期虽有阳虚证不宜用附子、肉桂温阳,可用人参以补命门。景岳说,欲补命门非人参不捷效,其理彰然。兼肾虚腰痛者,酌加菟丝子35g、川续断15g,使含固阴煎方义。故本方可用于气虚证、肾气虚证、肾阳虚证的月经过多或崩漏。患者段某,阴道淋漓下血,辗转治疗3个月不效,诊断为肾气虚型崩漏,笔者依上方4剂血止。年初门诊收治气虚证崩漏42例,多数服上方2~6剂血止。临床上因气虚失血过多,或淋漓日久,伤阴挟热者,可酌加黑黄柏20g,以助墨旱莲、炒地榆益阴凉血止血之力,调其阴阳,以平为期。培根按:如果你觉得,还得辨证血热还是气虚,十分麻烦,没关系,实在不行就合方!咱们继续看合方大法。03
崩漏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女子以血为本,血证中尤以血崩最为凶险。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有“妇女崩漏,最为大病”之说,历来医家每每遇之棘手。崩漏久治不愈,耗血损气,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王幸福老师根据青年多热、中年多瘀、老年多虚的原则加减用药,在治疗崩漏症时,几无失手,百发百中,形成了自己的秘方。(黄芪30g,当归30g,生地黄30g,霜桑叶30g,三七粉9g(现可用云南白药胶囊代替),生地榆60g,生贯众60g,白头翁60g,益母草g。出血严重时加红参30g,龟甲30g。)现公布于众,希望同道一用。
方证体悟:加减当归补血汤:黄芪30g,当归30g(酒洗),桑叶30g,生地30g,三七末9g(药汁送服),此方来源于《傅青主女科》一书,我是早年读《医学衷中参西录》时看到的,但并未引起注意。引起我重视此方的是四川乐山名医余国俊先生,其多次发表文章推荐此方治崩漏证,并言乃高效专方也。因此,我在临床开始有意大量验证该方,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对于轻症宫血还可以,基本上是高效的,但对重症虚证疗效较差,不能令人满意。
后在看到山东名医张志远先生的文章《地榆贯众白头翁汤治崩漏》,感觉效果亦很好,这三味药物,皆为苦寒之品,有凉血作用,《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日华子本草》、《本草纲目》言有治崩漏之力,事实证明,的确其效甚伟。它们在止血方面的区别是,地榆味酸偏于收敛:贯众促进宫缩,侧重于清解热毒;白头翁祛淤生新,兼消积聚。配伍一起,不仅能清热泄火尚有涩以固脱和祛淤生新相辅相成的特殊功能。投量要按照人与病二者具体情况,分别拟定。一般是由15--30克,最大量可开到50克,每日一帖,连饮五剂。考虑可以把二方合用。
在读《李风翔临证经验集》时,我又发现了治疗宫血的验方:益母草g、当归12g、白芍9g、甘草6g、木香3g、据云屡用不爽,疗效超过一般的所谓引血归经及补血药。至此,从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出发,将三方合在一起,并根据青年多热,中年多瘀,老年多虚的原则加减用药,在治疗崩漏症时,几无失手,百打百中,也成为了我自已的秘方。现公布于众,希望同道一用。(古道瘦马)
李某,女,34岁,西电公司职工。年6月3日初诊。月经已二十余天不净,量少,色微黑,少腹按压略痛。服功血宁,益母草冲剂不效。特求诊中医。此人略有头晕,面白,声音不大,舌淡,苔薄白,脉沉细,饮食二便一般,余无他证。辨证为气血虚亏,兼有瘀滞。
生黄芪30g、当归30g、生地黄30g、霜桑叶30g、生地榆30g、生贯众30g、白头翁30g、仙鹤草50g、淫羊藿20g、仙茅10g、巴戟天20g、怀山药15g。
3剂,水煎服,云南白药2瓶配药送服。3日后,复诊,告之,服药后,前两天经血未止,第三天,突然一阵腹痛,陡然阴道下一核桃大血块,而后,经血戛然而止。生黄芪30g、当归15g、熟地黄30g、川芎10g、白芍20g、仙鹤草60g、仙茅10g、巴戟天24g、山茱萸30g、怀山药30g、太子参20g、炙甘草15g、鸡血藤20g、生姜3片、大枣10枚。5剂,水煎服。善后,痊愈。(古道瘦马医案)按:此案治疗并无出奇治法。秉承我治疗功血证的一贯效方,用傳青主治老年血崩的效方。加减当归补血汤,并以此为主,青年加入清热凉血之药;中年加入疏肝通瘀之品;老年加入滋补肝肾之味。所要说的一点是,此证为虚中夹实,其要点是,少腹按压又微痛,切记这一点,尤为关键,也是认证的法眼。所以用药中不可一味光补不活。此案我在补中涩止中,特意加入活血之品云南白药,事实证明,此病服药后下一大血块,经血戛然而止。证对药准,故愈。培根按:崩漏要同因通用,月经淋漓不断可能是子宫内膜剥脱不完全,其中流出血块就是脱落的子宫内膜,所以应当活血,那么如何判断何时应该活血呢?子宫内膜1.0cm以上的时候,一定要活血化瘀,建议查一个彩超。对于崩漏的活血法,我也有一点点的经验,附上: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觉得好的话请转发一下,让更多的人都学到哦。
ps:今天的文章配色是猛男粉哈哈哈哈
·END·推荐阅读
关于耳鸣的一阵疗法,到底是什么疗效让大家纷纷感谢他?!如果说治疗糖尿病只用这一个穴位治疗,到底是噱头还是却有其效?版权声明本期编辑:培根。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药。文章、图片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