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佗砥砺奋进助推中医诊断技术现代化

时间:2020/10/14 17:38:14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zjdy/190516/7143439.html

“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是我选择了中医,也是中医选择了我。”许家佗笑着说。

在他记忆深处,外公那间与人望闻问切、看病开方的诊室依然药香弥漫。这位一辈子做中医的老人给他取名“佗”,华佗之“佗”,寄托着老人对中医经年累月的情感。“他从来没说过‘你将来一定也要做中医’”,但许家佗还是在耳濡目染之中将名字上的寄托移情到了人生选择上。“是我自己选择的高考志愿”,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上海中医学院。“中医是我们的国粹,虽然有不足,也正因此才有很多值得做的事情,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说。人如其名,如今,“中医人”许家佗已经从事中医现代化诊断技术研究20余年,肩挑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的担子。

年5月4日,由许家佗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中医智能舌诊系统研发”项目启动会暨专家研讨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举行。项目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在会上表示,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重大历史机遇,该项目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项目的研究思路和科研基础得到专家们的充分认可,许家佗十分欣慰。当传统中医与信息化时代不期而遇,他更希望在它们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等一系列手段,让中医在新时代走上一个新的高峰。中医有灿烂辉煌的过去,“比如经方,经方就像走遍世界、饱经沧桑回归后的平淡,看似简单,但往往寓意深刻”。许家佗打着比方,在他看来,中医更应该有全新发展的未来。“勤求古训,融汇新知”,外面的世界很大,“中医需要打开窗户,面对一个新世界!不管是中医诊断技术领域还是整个中医行业,都应该紧紧跟上人类科技和文明发展,大胆地走出去,开阔视野,兼收并蓄,从而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走进舌脉诊现代化

年,许家佗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师从我国著名中医诊断学专家费兆馥教授,开始中医脉诊客观化技术研究,在中医诊断现代化技术研究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费老师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从事脉诊客观化研究,是我国较早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之一。”许家佗说。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受限于当时的硬件等条件限制,脉诊陷入了瓶颈期,而舌诊数字化技术则起步较晚,发展空间也很大。在导师费兆馥教授的支持下,许家佗硕士毕业后决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到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开始研究舌诊数字化技术,尝试在舌诊现代化上取得新的突破,同时也与脉诊研究方向形成互补,拓宽了他的中医诊断技术现代化研究之路。

“传统中医的脉诊更讲究手指下的感觉,其四要素为‘位、数、形、势’。但现代脉诊技术通过对脉搏波形的深层次解读,增加了脉象信息维度,比如血管紧张度、血流流利度、脉搏的力量及均匀度等,把传统脉诊手指下的感觉定量化、精确化。脉诊能做到,舌诊为什么不能进行数据化和指标化呢?”

许家佗说,舌诊同脉诊一样,都是具有中医特色的传统诊断方法,而舌象也是反映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最敏感的指标,在中医诊疗疾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更直接的是,在中医临床诊断上,舌诊比脉诊更直观、更容易掌握和应用。如果应用计算机视觉原理和图像技术,建立舌诊信息的客观、量化识别方法,实现传统诊法的客观化和定量化,对中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擅用舌诊

之后的岁月,从接受浙江大学周昌乐教授(现任职于厦门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启蒙,到在复旦大学计算机系首席教授吴立德的指导下开展博士后研究,许家佗的舌象数字化诊断生涯逐步步入正轨。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医诊断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跨学科结合,此后,许家佗又先后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美国密苏里大学计算机系,学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与相关团队开展跨学科合作研究,逐渐成长为一个中医信息化研究跨学科人才。

舌象数字化诊断难,难在某些舌象特点较难量化,而且具体特征缺乏统一的量化标准。博士后出站后,回到母校的许家佗,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年世博会专项、科技部原“”计划、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重要项目的资助下,带领舌诊研究项目组,以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为指导,应用计算机视觉原理和数字图像采集分析方法,对中医舌象诊断信息特征进行采集、识别、分析和诊断,探索性地建立了舌诊信息的数字化分析诊断系统,实现了传统舌诊中舌质、舌苔的颜色、质地、纹理、形状等诊断特征的量化分析与智能分类诊断。

该研究集中医临床舌诊专家、计算机视觉专家、人工智能专家功能于一体,客观、标准、智能地实现了传统舌诊方法进行疾病分析诊断的数字化。难能可贵的是,相关成果和方法已在慢性胃炎、心血管疾病、肿瘤、中风、糖尿病、肝硬化、肺炎、高血脂、乳腺增生等常见病的病证舌象和证候分析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建立中医药疗效评价标准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该系列工作引起了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yfdq/825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