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最近微博上有一群老外乐此不疲地讨论
“学习中文太久之后有什么表现?”
中华文化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力,
不仅中文如此,
中医文化亦是如此。
那么在学习中医太久有什么表现呢?
01
生病的人是活的“教科书”
比如某天某中医药大学一小黄芪在寝室惊呼:
“咦我背上怎么有个小肿块?”
语音未完
便被其他室友丧心病狂地扑倒
“真的吗?让我瞅瞅!”
"这个肿块儿起于浅表……“
”形小而圆……”
室友问着,又猛地一戳,“痛不痛?”
“我(消音哔——)当然痛啊!!!!!!”
“哇和书上说的一样!红肿热痛!”
“是疖子!”
“没问题啦,我们过几天再看看有没有化脓。”
“肯定化脓即转啦。”
小黄芪:“……”
02
随时随地皆可讨论学术
餐厅、澡堂等闲聊好地方
不再仅仅是八卦头条的聚集地
而是各种奇怪学术问题的讨论区
“诶,我最近喉咙可痛了,怕是感冒了。”
“嗯,这几天挺冷的,你可能受凉了。”
“不是风寒感冒吧???”
“不对!你这应该是风热感冒。”
03
早起总动员
习惯性早起的人真的很多!
夏天6点半操场已经特别热闹了
晨跑训练的、诵读中华经典的
以及在各个令人匪夷所思的角落
潜伏着练习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的气功高手
04
常常在上课的时候吃了一剂安利
对中医的崇拜尊敬
常常来源于课堂
老师常常讲着讲着就讲到自己
曾经见过一个病人怎样怎样奇奇怪怪的病
(其实就是按照中医课本上证型生病的标准病人)
然后自己怎样辨证啊调方啊治好他
同时也改变了他们对中医的观念
中医信任值+1
05
爱是克制
小编有一天中午极度想吃
羊肉面羊肉串羊肉汤羊蝎子
总之就是想吃羊肉了
可是小编转念一想:
“欸,可是我发烧刚好,
好吃的羊肉又是大热之物啊
会不会食热则复啊!!“
小编泪眼汪汪
吃还是不吃
这是一个问题
是默默承受美食的诱惑
还是赌上病复的风险
那……那就趁着身体不注意偷偷吃一块!
06
更容易被医生记住
小编去看医生的时候,
不再像小时候一样一股脑er的点头
觉得“医生说的都对”
而是会开始与自己所学的知识相结合
寻找异同点
与其说是“质疑”
不如说是“提高临床实践性“
专业的“火花”碰撞之后
每每都会引得医生抬眼好好看着小编
试探着问
“小朋友,你是学什么的?”
07
只要学校选得好,年年期末赛高考
有人说
一个学校学生努力程度
总和占座率有某种神秘关系
图为某北中医学子前一天晚上去占座的情景
甚至你会在学校的跳蚤市场群里发现这种信息
养生治未病倒是学得挺会
据不完全统计
平时多用功可以多续命好几年呢
08
逢年过节是长辈中最受欢迎的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样的情况,
自从那年被亲戚长辈知道了你读的是
一所医科大学
不管你在里面学的是医学药学还是护理学
在他们眼里你就是半个医生
逢年过节
七大姑八大姨一聚在一起
扯着嗓子要你给她们瞅瞅身体情况
把脉问诊八纲辨证全套一条龙服务
最后博得长辈们的欢心
“这孩子真不错。”
大家学习中医那么久
还有哪些其他不一样的表现呢?
编辑|姜玮一
图片│来自网络
校对│小菠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