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泉特约中医大师何国樑养生课堂之处

时间:2021/11/5 14:48:02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贵州治疗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60205/4769910.html

处暑,谨防肺燥

立秋至处暑,天气由暑热渐变秋凉。根据岭南地域的特点,天气变化较大,暑热仍残留未去,争秋处暑,寒热错杂,暑邪与燥邪相互侵犯人体,亚健康状态常见,呼吸道的疾病易于发生,此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处暑”天气的闷热,暑邪未尽,燥邪已至。暑热及秋燥都极易耗伤津液,出现心烦、口干、咽燥,易于上火,口舌生疮,大便干结等状况,防治仍要清暑热,润肺燥,清心火,生津液。

2.燥为秋季主气,易于伤肺。中医认为“肺主皮毛”,故燥邪犯体,常见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皮肤痕痒,尤其老人家,最易患皮肤干燥的痕痒综合征,防治应润肺燥,祛风邪,止痕痒。

3.肺主呼吸,开窍于鼻,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侵犯肺脏,故初秋呼吸道的疾病常易发生,多见干咳少痰,咽干声沙,口鼻干燥,或鼻塞严重,头痛等,防治以祛风邪,润肺燥,止咳嗽为主。

针对以上各种情况,现介绍几种养生保健汤以防治

一.苦瓜黄豆鱼尾汤

材料:苦瓜克,黄豆50克,生姜4片,鲩鱼尾1条(约克)

制作:苦瓜洗净,切开去核,切大块;黄豆洗净,浸泡约30分钟;生姜去皮,切片;鲩鱼尾去鳞,洗净,用油锅加生姜爆至微黄;全部汤料加入锅中,加山泉水毫升,煲约40-60分钟,调味供食用。

功用:清热解暑,降火生津。适合暑热未尽,或平素阳盛上火而见烦热,口干,咽燥,口舌生疮,或糖尿病人口渴多饮,咽喉干燥的人群服用。

说明:此汤清热降火。汤中苦瓜是解暑降火的佳品,可用于暑热口苦,口干,又可防治心火上炎的口舌生疮。民间还作为糖尿病人降糖止渴之用。黄豆富含植物蛋白,能健脾补虚,生津止渴。鲩鱼尾味鲜,营养价高,功能健脾和胃,生姜和胃除湿。

二.生地土茯苓脊骨汤

材料:生地黄30克,土茯苓(鲜品)克(干品)克,薏苡仁50克,猪脊骨克

制作:生地黄,土茯苓洗净;薏苡仁用锅慢火炒至微黄;猪脊骨洗净,斩块,出水。全部汤料加入锅内,加山泉水0毫升,煲约1-1.5小时,调味供用。

功用:凉血解毒,润燥止痒。适用于秋令津伤,皮肤干燥,皮疹,皮肤痕痒等用。

说明:汤中生地黄清热凉血,生津增液,润肠通便,适用于血热津伤的皮肤痕痒及大便干结;土茯苓善于祛湿毒,去皮疹,止痕痒;薏苡仁俗称薏米,炒用能健脾去湿,消肿利尿,与土茯苓配合,善治湿毒偏重的皮疹、痕痒。猪脊骨补虚调味。

三.清补凉瘦肉汤

材料:北沙参50克,麦冬50克,玉竹30克,淮山30克,枸杞子30克,猪瘦肉克

制作:沙参、麦冬、玉竹、淮山、枸杞子洗净;猪瘦肉洗净,一同放入锅内,加山泉水0毫升,煲约1-1.5小时,调味供用。

功用:补肺润燥,健脾养胃,生津止渴。适用于平素体虚,津液不足之口干咽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或秋燥咽干多饮,干咳痰少等亚健康状态者服用。

说明:沙参有南、北沙参的区别,南沙参偏于润,生津力优,北沙参偏于清,能清肺燥,止咳嗽,除烦热;麦冬入肺,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又可清心除烦;玉竹、淮山健脾养阴,调补脾胃;枸杞子养血润燥,补益肝肾,养肝明目。

四.西洋参青榄鸡汤

材料:西洋参30克,石斛30克,青榄6个,无花果4个,乌鸡1只(约克)

制作:西洋参洗净、切片;石斛洗净;青榄、无花果洗净;乌鸡劏净,去内脏,切块。全部汤料放入锅内,加山泉水0毫升,煲约1-1.5小时,调味供用。

功用:补肺养阴,润燥利咽,止咳开音。适用于秋燥伤及气阴,而见口干咽喉,咽喉不适,干咳无痰,或声音沙哑者,又可防治抽烟过多,咽干喉燥,干咳声沙者用。

说明:西洋参又称花旗参,为清补的参品,既可补气养阴而润燥,又可清热除烦生津;石斛清热养阴,善退虚火,生津止渴;青榄清肺润燥,利咽开音;无花果润肺补虚,生津止渴;配用乌鸡,补虚养血,调和脾胃,使汤营养可口。

何国樑教授简介

何国樑,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方剂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教学、科研、医疗30余年,对中医治法与方剂的关系研究、古方的运用以及饮食疗法等造诣颇深。著有《广东靓汤》系列,将临床治疗经验与日常饮食调养有机结合,突出了防治并重、防先于治的医学、保健理念。

更多产品资讯和优惠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yfdq/1203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