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719/4658934.html
你的一次“方便”,很可能就是他人的一个“生命”。
2月27日,医院下班时间,吉林通化的一年轻妈妈带着肚子疼的小孩,医院看急诊,被医院工作人员告知没有儿科急诊,医院去看。医院相邻仅米医院就有24小时儿科急诊。但是,这位患儿母亲却不依不饶的较起了劲,掏出手机,边拍视频边声嘶力竭地质问:“医院为什么没有急诊?”工作人员回答:“问领导去!”这段视频,医院工作人员态度的质疑,纷纷表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医院怎么能没有儿科急诊?可是,却几乎没有人去追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医院儿科没有急诊。笔者就是一名急诊医生,说句实话,现在的病人,不快不欢,喜欢无论什么病都挂急诊号。我们常常一边抢救病人,一边还得跟耐心和他们解释稍等稍等。多数病人刚开始尚表示理解,但等几分钟后就会不耐烦,认为同样挂急诊号,凭什么给其他人先看?不管你怎么解释,病人和家属都不能理解,说话只会越来越激烈,甚至要投诉你。其实,98%的医务人员都是特别负责任,大家彼此没有任何仇怨,怎么会区别对待不同的病人?所以,请尊重医务人员,多些理解,嘴下留情,手下也留情,不要随便不明真相就预设主观立场地乱拍乱发一气。不了解真相,就乱拍视频,这不是什么维权,而是对医生的极不尊敬,更是一种新型的“视频医闹”!为什么说是新型的医闹?因为,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网络高度发达时代,经过选择性拍摄和剪辑的一截视频,很可能就会毁了一个医生清白的一生,带偏不明真相吃瓜群众的情绪,激化医患矛盾。因此,这种“视频医闹”,大家更需警惕!一不哭二不闹,直接让你去上吊。这是扫黑除恶以来,患方出现的新型医闹。这种“视频医闹”的特点,就是并不全方位展示事件背景经过,只是选择性的断章取义。往往这种“视频医闹”形式,患方自我化身为弱者,可能没伤医也没辱医,可一旦借助网络的曝光,毁的却是医生一生的荣誉,甚至抹黑了整个医疗圈。比如,医院急诊看儿科被拒视频,不明真相的围观群医院不讲医德。但如果深入一步探究,就不难发现,其实并不是没医德,而是没医生!这起事件的背后,至少折射了两个问题:一是儿科医生队伍建设堪忧。我国儿科医生待遇低,劳动强度大,风险高,造成毕业的医学生都不愿干儿科,大量中坚力量辞职转行,儿科医生青黄不接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直接医院,在急诊时间限号或者取消儿科急诊。据多项权威研究,我国儿科医生缺口巨大,医院补充缺岗、突击培训,仍然无法满足需要。据《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揭示,中国儿科医生数量目前缺口名。这一数字的背后,还藏着一个更为深层的问题,那就是年开始,医科院校停止儿科系本科招生,直到年才恢复在8所院校招生。这期间的17年,造成了巨大的儿科人才缺口。而在此之前,就已经有不少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