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到底是个什么东东,为啥这么难治?
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先了解病毒和细菌的区别。专业人士可能会告诉你一大堆专业术语,细胞结构、代谢方式、遗传物质等等。但对于我们普通民众而言,只需要了解一点:病毒和细菌的区别,在于能不能独立生存。
细菌是个单独的生命体,是个原核生物,是可以自己分裂繁殖的。多数细菌具有独立的营养代谢系统,可以独立生存,所以它进入人体后只是求营养,它不必非要入侵细胞内。
但是病毒就不同了,它要的不仅是营养。病毒只是一段遗传信息片段,外面包了个壳。所有的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它只能侵入到其他物种的细胞内,借助其他物种的细胞加工遗传物质,加工蛋白,不停地繁衍出自己的下一代。
所以看来我们把自己插进别的程序里面,借助别的程序的运行来繁殖和传播的程序片段叫做“计算机病毒”,还是蛮贴切的。因为细菌是个完整的生物,所以是会死的,用抗生素就可以杀掉大部分的细菌。但是病毒不是完整的生命体,必须插进别的细胞里面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很难杀灭。理解了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严重的病毒性肺炎难治。因为如果是细菌感染,可以用抗生素治疗。简言之,对于常见的细菌感染,我们有药。
但是研发抗病毒药,太难了。
一是因为,病毒和细菌不一样,它进入人体后,会钻到细胞里,会把它的遗传物质插入到细胞内的染色体上,所以能够干扰病毒复制的药,就难免会引起人的细胞功能异常。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二是因为,病毒会快速繁衍,不停地发生突变,你刚研发出药物,病毒又变了。药物研发的速度跟不上病毒变异的步伐。
第三个原因,很多细菌在结构上或者代谢上具有一些相似之处,作用于一种细菌某个部位或者代谢环节的抗生素可以对其他的细菌有效。但是,病毒种类太多了,共性少,很难找到广谱的抗病毒药物。
所以如果导致疾病的是病毒而不是细菌,打抗生素是没用的。对绝大多数的病毒感染,我们没有特效药。我们真正能够依靠的,是我们自身强大的免疫系统。
让我们听听专家的说法:
二、西医的治疗方案和弊端那么对付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西医怎么治疗呢?按照西医的思路,通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让我们听听北医三院重症医学科的薄世宁主任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案的解读。首先,给予抗病毒治疗。虽然没有特效药,但是这个时候能起到一定效果的抗病毒药都要试着用。同时,雾化吸入干扰素,增加抗病毒的能力。合并有细菌感染的时候,还会用到抗生素。肺部病变进展迅速的时候,会用到激素,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最后,针对严重病例,就是对各种并发症进行处理了。如果病人呼吸衰竭,就用呼吸机,用正压把氧气打到肺里面。病人肾功能衰竭了,就用CRRT,也就是一台人工肾脏,帮助病人清除毒素,脱水。如果病人凝血垮了,可以补充新鲜血浆和凝血物质。
如果病人的呼吸衰竭进一步加重,当呼吸机给纯氧也不能满足的时候,就用ECMO,也就是一台体外的“心肺”,可以把病人的血在体外加上氧,排出二氧化碳,再把新鲜的血液输回人体。
医院就成功的用ECMO治愈了一名新型冠状病毒重症患者。然而这样的抢救场面却令人心生恐惧,患者毫无尊严而言,难怪很多人说这辈子可千万别进ICU。
施救的医生也很辛苦,还要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所以说他们是用生命抢救生命一点也不过分。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ECMO是治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神器呢?西医告诉你,不是。为什么呢?因为所有这些最牛逼的救命设备,起到的作用都是支持。
呼吸机支持肺,让肺休息,等待自愈;CRRT支持肾,替代肾脏的功能,等待自愈;ECMO,是对心脏和肺最高级别的支持,等待自愈。所有这些治疗的目的都是为了跑赢病毒的复制,让人体免疫系统重新获得优势。
换句话说,先把命保住,给自我修复赢得时间,创造条件。这个时候不仅需要有力的医疗,更到了拼人体免疫力的时候了!
但是麻烦就出在了人的免疫系统上。免疫系统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首先是对外来入侵者进行识别。假如是自己身体里的东西,那么就不管。假如不是自身的东西,招呼大量的免疫细胞过来围殴入侵者,直到把入侵者消灭为止。我们通常打疫苗,目的就是让身体认识这些外来入侵者,相当于搞一次演习,让免疫系统提前得到锻炼。
但是人体的免疫力很难用药物控制,用药分寸很难拿捏,稍有不当,也会给患者留下很多后遗症。以03年的非典为例,当时为了对付SARS,用了不少糖皮质激素,很多人虽然SARS治好了,但是肺部会纤维化,也会出现股骨头坏死。没办法,在当时的情况下,保命要紧啊。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治愈患者,又能减少后遗症呢?让我们把目光暂时投向中医:三、中医的治疗方案和弊端
在探讨这个问题前,有必要先回答另一个问题,传统中医有没有资格参与这场疫情狙击战?
为什么会有此一问,没办法,现在很多人对中医充满了质疑。礼貌点的提起中医呵呵两声,不客气的认为中医简直就是愚昧和迷信的代名词。
其实如果是西医瞧不起中医,中医可能还会勉强接受。因为西医比中医发展的好,这是不争的事实。况且西医多半是学霸,多少有点骄傲的资本。但一些吃瓜群众听到中医两个字就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真不知道他们的这份傲慢和偏见从何而来?
在患者的就诊选择上,也有数据能说明问题。“年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显示,有4.70%的受访者表示就诊首选西医,西医看不好再看中医,只有17.70%的受访者表示首选中医,中医看不好再看西医。
那么中医到底有没有实力加入到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狙击战中来?答案是肯定的,有,不但有,而且大有作为!
让我们先看看权威解读,国家卫健委00年月4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第八条明确指出:关于中医治疗,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湿、热、毒、瘀”;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可参照推荐的方案进行辨证论治。
我们再听听奋战在一线的中医的声音:
据媒体报道,月3日,医院南楼一病区8名确诊患者出院,这是首批以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方式治愈出院的患者。其中,女性6名,男性名,重症6例,轻症例,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6岁,利用中医中药参与治疗后,大多病人反应症状改善明显,精神状态好转明显!此情此景,让我们想起了03年的非典,当时87岁高龄的全国名老中医广州省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邓铁涛先生站出来勇敢而自信地说,SARS是温病的一种,而中医治疗温病历史悠久,用中医药可以治好SARS。
临危受命,“非典”期间邓铁涛被任命为中医专家组组长。在他的努力下,当时他所在的广州中医院共收治了73例SARS病人,取得“零转院”“零死亡”“零感染”的战绩。
邓老逝世时媒体的报道
如今斯人已去,名老中医日渐凋零!难怪有的网友说,我不是不相信中医,只是现在好中医实在难觅!
好中医为何难觅?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中医的窘境摆在那里,“全球西医是一家,天下中医各一家”,中医敝帚自珍,同行相轻;“师徒传承”,人才培养不但量小,还后继乏人;“中医将亡于药”,中药材粗制滥造,劣币驱除良币;“良莠不齐”,神医到处有,骗子满地跑……相对西医的发展,中医完全被吊打!
言归正传,中医治疗的思路是什么?中医想的不是杀病毒,中医不奔着病毒去,中医逆向而行,奔着人来。中医想的是治人,把人治好了,病毒自然退。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只要人的正气足了,气血充盈,卫外固密,疾病自然奈何不了你。你病毒变你的,我只管把人弄好。
这点和上文所述的西医的治疗方案有点不谋而合,等待自愈。敢情中医老祖宗已经在此恭候西医多时了!也许中西医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次走到一条路上去了。原来天下医学是一家啊!如果任何一方能够发展到解决所有的疾病,那另一方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事实上中西医都做不到,难怪有人总结医学是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有时去治愈。
不知道这次疫情是不是上天在启示我们,在人类共同的敌人疾病面前,中医和西医不是天然的对手,而是可以并肩作战的战友。
再说说中医治疗的难点和弊端在哪里?让我们把目光投回国家卫健委的《诊疗方案》,请注意这句话: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推荐的方案进行辨证论治。
中医难难就在这个辨证施治上,中医讲究辩证法、系统论、整体观,听起来像哲学;中医是治“人”不是治“病”,扶正祛邪,听起来像玄学。其实简单说起来,就是一个病状一种方法,针对不同的病情开处方。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大范围采用中医治疗,有经验的中医会根据推荐的基础方对症下药。
让我们看一个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实例:
中国医院呼吸科主任李光熙分享了他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经历,这个患者于00年1月日,因发热就诊(夫妻同时发病,妻子的病情症状较轻),随即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方案是莫西沙星加激素等,胸部CT完全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表现。
治疗前患者的舌苔
患者有糖尿病基础疾病,后来情况越来越差,找到李医生的时候已经发热9日,退热药用了退,退了又热,体温经常徘徊在38.5℃以上,月1日最高体温39.1℃,心率次/分,在吸氧浓度5L/min下指端氧饱和度只有87%(正常人至少在95%以上),自觉腹部发热,一动就咳喘得厉害,夜间有1-次水样便,起夜4-5次。
月1日当天,根据他的病情,李医生果断选择了他对此次疫情深思熟虑的处方,人参败毒散。方药如下:羌活1g、独活1g、柴胡15g、前胡10g、枳壳10g、桔梗10g、川芎15g、人参15g、茯苓0g、甘草6g、鸡内金0g、海螵蛸0g、薄荷6g、生姜3片,黄芩10g,半夏9g,黄连8g(当地病房没有人参,用了人参叶)。令其频服,3-4次/日。
服用此方后最主要的特点是出汗,自然邪随汗出,李医生预计病人两日左右热势可退,出乎意料的是,半副药下去,病人热退身静。同样给氧条件下,指端氧饱和度可达93%,心率80余次/分。
治疗后患者的舌苔
月3日随访,病人自觉舒适大半,血氧饱和度99,即将出院。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医辨证施治的病例。
值得一提的是中医还有一些外治方法,比如砭法、灸法、针法……也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免疫力,对抗病毒感染。
中医李道政指导学生刮痧应对疫情
那么中医的弊端在哪里呢?中医通常没有后遗症,治好了就好了,治不好就请另寻高明。但传统中医往往缺乏现代医学知识和科研思维,临床疗效总结不认真,不写医案,说不清哪部分是中药发挥的效果,哪部分中药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哪部分是调动了患者的自愈力,让其他医生很难借鉴。
他们经常被西医一句话问住:您的数据在哪儿?
但愿通过这次实战,中医的表现能为自己唤回荣誉!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很多消失了,别再把宝贵的中医也弄丢了!
写到这里,不由想到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武医院:医院医院,不知医院医院医院?
四、结束语
其实对于患者来说,是谁治好的病不重要,是采取中医、西医还是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也不重要,患者需要的是最终的疗效。
既然都是治病,中西医为什么要互黑?为什么要那么狭隘?为什么不可以绅士一点,认真地打量一下对方,反思自身的不足,借鉴对方的长处?为什么不可以有医生既懂中医又懂西医?可以告诉患者你这个病我重点采取西医(中医)的方法?
在疾病面前,只有医生和患者,没有中医西医之分……
最近的消息好像在昭示这一点:新华社报道,月6日上午,18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经过医院医护人员精心治疗,治愈出院。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张伯礼表示,中医和西医各有优势,相互支持,此次出院的患者是接受了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医院院长、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刘清泉认为,此次临床治愈标志着我们通过中医这样一个手段,加上西医的支持治疗是可以治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
月6日下午,又传来好消息。5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愈医院出院。他们也是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康复的。
往期推荐:中医微思考
鸣谢:因为不懂专业,本文写作过程中参考了以下文章,未征求原作者意见摘录了其中部分段落。罗列出来,向原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非常时期,共克时艰!不妥之处,敬请海涵!
1.为什么会有人相信中医?
.如何战胜疫情?两种不同治病理念背后的文化竞争
3.ICU医生薄世宁:为什么病毒性肺炎这么难治?
4.最强雄文:武汉病毒的来龙去脉
5.捷报频传!中医参与治疗新冠肺炎8名患者集体出院!呼吁全国推广!
6.半副药退去新冠病毒热,3天走出鬼门关!医院呼吸科主任的做法转给所有人
7.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的通知及解读
旭东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