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白癜风全面升级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778535.html玉羊辞旧岁,金猴迎新春。在新学期到来之际,官微特邀各学院院长为同学们送上新学期寄语~中医学院(中医学院院长喻嵘)学院概况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前身为年成立的基础课部,年更名为基础医学院,年4月更名为中医学院。学院主要承担全校中、西医基础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承担着中医学(五年制)和中医学(“5+3”一体化本硕连读)专业的建设,其中中医学(五年制)专业为国家和湖南省特色专业,并被列为国家和湖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院的优势科研项目有病证诊疗标准化研究,四诊客观化研究,辨证微观化研究,数字中医药,数字方剂学,心脑血管病等疑难病证的防治研究等。历史沿革前身为年10月成立的基础课部,年更名为基础医学院,年4月更名为中医学院。中医学院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中医名家名师,如谭日强、易建纯、张海清、沈更生、胡天雄、李培荫、郭振球、颜文明、赵尚久、朱文锋以及陈大舜、周贻谋、周衡、熊继柏等,他们为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教职工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人,其中专任教师71人,实验技术人员23人,党政和学生管理11人。
其中教授25人(另有兼职教授15人),副高职称25人(另有兼职副高20人)。青年教师中有硕士学位以上者约88%。有博士生导师9人(另有兼职博导11人),硕士生导师30人(另有兼职硕导9人)。教师中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名老中医1人,湖南省教学名师1人。机构设置
管理科室:办公室、科教科、学生管理科;教研室: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医史文献学、内经和各家学说、仲景学说、温病学、中医药膳学、系统解剖学、局部和应用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教学实验室:医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中医诊断学教学实验室、解剖学教学实验中心;科研机构:中医诊断研究所(下设中医诊断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病理生理实验室,中医病症重点实验室)、医史文献研究所、方药研究室。专业建设
学院承担中医学(五年制)和中医学(“5+3”一体化本硕连读)专业的建设,其中中医学(五年制)专业为国家和湖南省特色专业,并被列为国家和湖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重点学科
国家级:中医诊断学;国家局级: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医各家学说;
省级:中医诊断学、方剂学;
校级: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学位点 拥有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精品课程 国家级:中医诊断学、方剂学。教学团队 国家级:中医诊断学;省级:中医诊断学、方剂学。教学研究 近年来,承担省级以上教学研究课题60项,获国家、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承担国家规划等各类教材编写部,其中主编26部,副主编34部。参编60余部,出版专著40余部。科学研究 学院的优势科研项目有病证诊疗标准化研究,四诊客观化研究,辨证微观化研究,数字中医药,数字方剂学,心脑血管病等疑难病证的防治研究等。近五年来承担了各级科研课题余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部级60余项,厅级80余项。近年来,先后获各级科研成果奖80余项,其中省部级38项,厅级60余项。博士后流动站 为学校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实验室建设 学院近年来加大了实验教学的投入,新购教学与实验仪器设备余万元,拥有数字图像分析系统、细胞融合仪、高密度扫描仪、核酸蛋白分析仪、微循环显微镜视频系统、基因检测分析系统等精密仪器。拥有多媒体教室10余间。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余万元。医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和中医诊断学教学实验室为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学生培养 现有在读博士生18人,硕士生42人,本科生人,其中本科生实行“3+2”培养模式,大学四年级根据所选专业(方向)归口至第一中医临床学院或第二中医临床学院接受专业后期培养。建有省级研究生培养与创新基地1个,经本院指导的本科生、研究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普及率不断增高,获得各类省级、国家级学科和科技竞赛奖近百项。近3年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先后培养了博士50余人,硕士余人,为国内外培养了一大批高级中医人才。猜你喜欢
新学期寄语
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毛新志
新学期寄语
医学院院长-邓常清
新学期寄语
体育艺术学院院长-汪利仁
开学了,终于等到你
湖中大HNCT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