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中医疗法三伏穴位药物敷贴疗法

时间:2020/10/4 11:39:04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三伏将至,又到了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期。“冬病夏治”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特色疗法之一,“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明显加重的慢性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夏治”是指趁夏天这些疾病发作缓解的季节进行辨证施治,选择适当的药物和方法,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冬病夏治”有敷贴疗法、中药汤剂、膏剂等多种方法,其中中药穴位敷贴法是最常用、最有效、最简便的治疗方法。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就是采用特制的中药刺激特定的穴位,是在特定的时间〈如三伏天〉对患者进行辨证择穴、随证施治,达到预防、治疗冬季多发病的目的。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经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性和放大效应,经络系统是低电阻的运行通络。现代实验室研究证实,在“三伏天”用特制药物在特定时间敷贴于特定的穴位,可使药物迅速透过皮肤,通过血管、淋巴管等相应的组织器官,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某些非特异性抗体,致敏的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减少,皮质醇显著提高,或者启动肺表面的某些活性物质,使机体脱敏,改善肺功能和体质状况,增强机体防御能力。由于该疗法具有价格低廉、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等优点,所以是应用最多的“冬病夏治”方法。

  我院开展三伏穴位药物敷贴疗法已三十余年,经实践证明,三伏敷贴疗法可以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及过敏性病证,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易感冒者、风湿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等。如果连续敷贴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够明显减轻症状、减少发病率。

年贴敷时间

头伏: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7月26日—8月04日

加强伏:8月05日—8月14日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

我院将继续开展此疗法,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

附:为发挥中医治病防病的特色优势,我院继续开展“三九”穴位贴敷治疗项目,竭诚为大众健康服务,为健康加油!请各位病友留意,今年首次时间为:12月22日

注意事项

  1.贴敷时间根据年龄及皮肤情况,从20分钟至3小时不等。一般小孩1—2小时,大人2—3小时。如果是儿童,家长应注意观察,若患儿有明显刺激感觉,应及时取下药膏,不必拘泥于时间限制。

  2.如果感到局部发热、发痒,这属于正常现象。可在完成治疗后用温的淡盐水清洗局部或涂抹地塞米松软膏、红霉素软膏、绿药膏等。

  3.有些孩子因皮肤娇嫩,贴敷的局部会起泡。如果泡小,可以用络合碘、绿药膏涂抹;如果泡大,医院处理。一般一周以后起泡处会结痂脱落。据观察,起泡的人疗效更好,因为这类人药物渗透吸收得好。故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贴敷部位的反应,适时取下药膏。

  4.贴敷后须避免受冷的刺激,贴后2小时内不要洗澡。

  5.忌口:贴药后三天内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忌食鱼虾、海鲜等易致过敏食物,慎食易化脓的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豆制品等。

  6.为保证疗效,请大家按时前来治疗。

  7.贴敷方法:每年三伏的第一天开始,10天一次,3至4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年效果最佳。

医院针灸科〈电话∶—〉

文图

喻伟强

编辑

王泳锟

审核

王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pfmf/813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