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鼽变应性鼻炎诊疗方案

时间:2020/9/16 3:35:40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鼻鼽(变应性鼻炎)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主要症状: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

主要体征:鼻黏膜肿胀,色淡白或色红,鼻腔可有清稀分泌物。

病程:病程较长,反复发作。

病史:部分病人可有过敏史及家族史。

具备2个主症以上,结合局部体征即可确诊。

(二)证候诊断

1.肺气虚寒证

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平素畏风怕冷,自汗,咳嗽痰稀,气短,面色苍白;鼻黏膜肿胀淡白,鼻腔分泌物清稀;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2.脾气虚弱证

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伴有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四肢困倦;鼻黏膜色淡,肿胀明显;舌质淡、舌体胖、边有齿印,脉细弱。

3.肾阳不足证

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样;伴有形寒肢冷,夜尿清长,神疲乏力,腰膝痠软;鼻黏膜水肿苍白,鼻腔分泌物清稀;舌质淡,苔白,脉沉迟。

4.肺经伏热证

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伴有咽痒,咳嗽,口干烦热;鼻黏膜充血肿胀;舌质红,苔白或黄,脉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论治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肺气虚寒证

治法:温肺散寒,益气固表。

推荐方药:小青龙汤加减。桂枝、芍药、麻黄、干姜、细辛、炙甘草、半夏、五味子、葛根、黄芪。

中成药:玉屏风颗粒等。

2.脾气虚弱证

治法:益气健脾,升阳通窍。

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合苍耳子散加减。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陈皮、升麻、柴胡、苍耳子、辛夷花、白芷。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等。

3.肾阳不足证

治法:温补肾阳,通利鼻窍。

推荐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熟地、山茱萸、怀山药、丹皮、泽泻、茯苓、熟附子、桂枝、麻黄。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等。

4.肺经伏热证

治法:清宣肺气,通利鼻窍。

推荐方药:辛夷清肺饮加减。黄芩、栀子、石膏、知母、桑白皮、辛夷花、枇杷叶、升麻、麦冬、麻黄。

中成药:辛夷鼻炎丸等。

(三)针灸疗法

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下面一种或几种方法。

1.体针:选用迎香、鼻通、合谷、百会、足三里等穴。肺气虚加肺俞,脾气虚加脾俞,肾阳虚加肾俞。

5.穴位埋线:取迎香、肺俞、坛中、上星、大椎、至阳等。脾虚者加脾俞;肾虚者加肾俞、太溪;阳气虚者加大椎、至阳、手三里、足三里。

6.灸法:选迎香、风池、印堂、百会、大椎、足三里等穴,悬灸、隔姜灸或热敏灸。

点击查看→针灸治痛、空间医学小方用药网络培训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pfmf/797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