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中医养生,国医大师陆广莘84岁时仍一

时间:2021/11/7 15:28:57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陆广莘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

这篇文章写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陆广莘老师84岁的时候,陆广莘老师说:如今,我已84岁高龄,但仍一头黑发、面色红润、声音洪亮,而这些都得益于自己独特的养生方法。

▲80多岁的陆广莘老师

58岁查出肝病后痊愈

自己总结原因:没有过度治疗

26年前(58岁的时候),我和4位同事查出患有肝病,时至今日,他们都已去世了。我认为,自己能痊愈主要是因为没有“过度治疗”。

现在有些人,一说肝病,就马上联想到肝硬化、肝癌,从而产生恐惧心理,过度治疗,增加了肝脏的负担,进一步加重了病情。

其实,肝脏疾病的治疗很简单,首先要加强肝脏的自我修复能力;其次要减轻肝脏的负担,谨慎吃药,拒绝过度营养;最后是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血管问题能造成痴呆,医疗勿矫枉过正

减少静脉滴注,以避免微栓子造成梗塞

血管病里面最厉害的其实不是心血管病,而是血管性痴呆,这个病,主要是在50~60岁之间发病,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一开始就跟普通的血管问题很像: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睡眠障碍、耳鸣等,慢慢的就会有情绪变化、神经症状等等。不过却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所以大家一定要注重下面这9条。

1.下肢无力少动可导致大脑慢性缺血缺氧,所以坚持走路和用热水泡脚,按摩涌泉穴(脚心偏上的凹陷处)和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可以改善大脑供血。

2.练气功和打太极拳,意守丹田和做腹式呼吸,可改善大脑血液供应。

3.有高血压和心律失常者,要注意避免低血糖,按摩内关穴与做腹式呼吸配合,可以改善心律和调节血压。

4.少吃多餐、细嚼慢咽,可以降低血脂和血糖,延迟唾液分泌的退化,也有助于延缓衰老。

5.为了促进两侧大脑半球功能的协调,应培养音乐、绘画和舞蹈等艺术兴趣,调动形象思维。

6.乐天知命,培养正性思维和正性情绪。

7.有高血压、高血糖者,宁可稍高些(在标准值附近)也不要压得过低(远低于标准值)。一切降低功能代谢的药物都不要长期服用,抗凝剂和活血化淤药不要堆砌和久用,以免外源性抑制导致内源性激发作用,反而促使血栓形成。

8.减少静脉滴注,以避免微栓子造成梗塞。

9.药食同源。(就是注重日常食补,可以多吃些木耳、洋葱、豆豉做配料)

84岁一头黑发,“老三样”每周吃2~3次

少吃药不是不吃药,我%报销的医疗证从来没用过,原因之一就是我家里有“老三样”:

第一样是补中益气丸,可补中益气,对于气虚、易感冒者有效;

第二样是防风通圣丸(散),可表里双解,对感冒、咳嗽、腹泻者有效;

第三样是加味逍遥丸,可疏肝理气,该药与补中益气丸合用,可抗抑郁。

三药合用,对防治脂肪肝、肥胖等有作用,可安全地调理身体。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不能经常吃,每周吃2~3次就行。

▲补中益气丸

唾液是人体黄金,千万别让嘴退化

老人哪怕牙齿不好也要多嚼:降脂降糖

宋朝有个诗人叫陆游,他的养生之道是多喝粥,我认为老人哪怕牙齿不好,也要多吃米饭、馒头之类的食物。

天天喝粥的人,一定要增加“嚼头”,往里面放些五谷杂粮,否则喝粥对嘴巴牙齿来说是舒服了,但却增加了胃的负担。

另外,要多动嘴。上世纪70年代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提取老鼠、人类的唾液,发现唾液真是好东西,富含上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等,所以千万不要让嘴退化,别让唾液退化。

另外就是,年,我做过一个试验,让50个糖尿病患者干嚼消毒过的海绵,半小时后吐掉,结果一查,所有人的血糖、血脂都降了,说明常咀嚼可以降脂降糖,防治糖尿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pfmf/1204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