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宝生中医养生师第1节课11修养与

时间:2021/10/17 12:43:53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曾老师中医健康师培训之《中医养生--修养与观念》内容概要:

一、中医养生师的素养与观念

1、为自己健康是一种道德,为他人健康是一种功德,只有好好爱自己,才可以有能力去爱别人。

2、养生就是养德,养生的最高境界就是慈悲,养生并不复杂,它只是生活的一分部分而已。

3、儿女性情(讲的是人的纯真)、英雄肝胆(讲的是人的当担)、神仙手眼(讲的是人的灵性)、菩萨心肠(讲的是人的慈悲)。

二、中医与生活

1、魄力:魄为肺经所显,力讲的肾经;

2、精神:精为肾经所显,心藏神,心经好神就旺,说一个人的精神好,讲的就是这个人心神相交,睡眠充足,精神才可以旺盛;

3、胆识:表明胆经旺盛;

4、意志:意为脾经所主,志为肾经所主,一个脾肾好的,他的意志就会强;

5、聪明:耳聪目明,耳朵为肾所开窍,目为肝所开窍,一个人的聪明,一般是指这个人肝肾功能好;

6、命运:五脏六腑之功能谓之命运,想要自己的命运好,首先要把自己的五脏六腑功能调理好。

三、中医发展的三个阶段:

1、伏羲:阴阳诊疗理论;

2、神农尝百草:药物的应用;

3、黄帝制九针:代表治疗手段时代的开始。

四、中医的四大经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八十一难经。

五、中医与西医的区别

1、西医是实验的医学、中医是实际的医学;

如非典的治疗是靠不断的实验得出来的,而中医是通过人类老祖宗几千年劳动人民的实践所得的结论。

2、西医治的是人的病,中医治的是得病的人;

如治疗胃病,大多数治疗胃病的西药都比较伤肾,所以往往胃病治好了,肾不好了。而中医是看人的总体,可能胃病而不一定调理的是胃,可能是治一个人情绪,因为情绪对人的胃影响比较大。

3、西医是减法的医学,中医是加法的医学。

比如子宫肌瘤,西医可以把肌瘤割掉,长了再割掉,实在不行了,就把子宫割掉。而中医则采用补和调,让肌瘤自动消失。

六、中医养生的概念

1、救治于后不若摄样于先(讲的就是上医治未病,下医治已病);

2、食疗优先于药疗:

《神农本草经》分上品、中品、下品。上品就是可以药食通用;中品就是药,有一定的副作用;下品就是有毒性的,但是也可以入药,以毒攻毒;

保健和养生是否有疗程呢?养生是一辈子的事,有经济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长期服用保健品调养身体。比如医生把你的感冒治疗好了,是不是可以让医生多拿点感冒药,就可以保证以后不会感冒了呢?医生是做不到的。比如今年比较炎热,那我是不是今年多喝几碗绿豆汤,就可以解明年的暑呢?那也是不可能的。

3、三分治、七分养

讲的是养比治要重要,如果八分养,可能就只需2分养,十分养就不需要治。养是快乐的花钱,治是痛苦的花钱。

4、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道器合一,谓之整体平衡。整体平衡就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

人的健康首先是精神体的健康,四肢是肢体的健康。

5、固本培元,扶正祛邪;

黄帝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6、辩证调理,整理平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pfmf/1185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