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皮肤病为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疗效欠佳的一类疾病,临床中常见的有黄褐斑、白癜风、湿疹、慢性荨麻疹、痤疮、脱发、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等。对此类疾病目前常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其效果和预防复发方面都不太理想,有时患者还需要长期坚持用药,给生活带来一定困扰,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穴位埋线是在针灸理论指导下,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置入腧穴内,利用线对腧穴产生的持续刺激作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法。
临床常见的顽固性皮肤病发病机理复杂,初步研究认为,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免疫、内分泌、遗传、精神等多种因素有关;其病因繁多,难以预防,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临床疗效一般较差,且复发率高,有时甚至出现病情无法控制的现象。临床资料表明,穴位埋线疗法在有效率和复发率上均较其他疗法有较明显进步。穴位埋线是在穴位留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埋线的整个过程中,融合针刺疗法、穴位封闭疗法、刺血疗法、组织疗法、割治疗法等多种方法,把以上疗法的多种效应融为一体,同时发挥作用,形成一种复杂、持久而柔和的刺激,从而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协调脏腑阴阳、补虚泻实而治疗疾病。埋线疗法对人体的刺激强度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从埋线针刺入皮肤至埋线结束,再到所埋线被慢慢吸收,这是一个对机体刺激从强至弱的过程。初期刺激强,可克服阴阳偏亢,损其有余;后期刺激弱,又可以激发正气,补其不足;刚柔相济,从整体上对脏腑进行调节,使之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腧穴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于局部可以改善色素沉着、色素减退或脱失;也可以避免皮脂分泌过多而油腻或过少而干燥,促使面部向最理想的中性皮肤发展。
现代医学也从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循环系统、感觉器等方面探讨穴位埋线的作用机制。在埋线过程中机体内部的一些微观组织结构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埋线疗法在针刺过程中提插捻转产生的针感传给相应的神经,能对穴位、神经以及整个中枢产生一种综合作用,调节人体神经系统,治疗与神经精神因素相关的疾病,如白癜风、神经性皮炎、脱发等;还可让组织器官活动加强,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加快,使局部新陈代谢增强,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调节人体内分泌,治疗与之相关的痤疮、黄褐斑等疾病;埋藏线作为一种异种蛋白,在体内软化、分解、吸收,可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治疗与之相关的慢性荨麻疹、湿疹等疾病。综上所述,埋线疗法是对内分泌、免疫、神经以及整个机体产生一种综合作用,从而来治疗这些病因病机不明的顽固性皮肤病。 此外,埋线对穴位产生的刺激可长达15天或更长,弥补了针刺时间短、疗效难巩固、易复发等缺点,并且治疗间隔时间长,便于患者坚持接受治疗,用于慢性顽固性皮肤病更能体现其优势。
亚平连锁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