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听:我们的“爱心大使”陈良伟先生播诵的《中医术语解读:五味入五脏》医学科普“语音版”
中医术语解读:五味入五脏——医学科普(53)
五味:是指食物的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五脏:是指人体内肝、心、脾、肺、肾五个脏器。关于五味对五脏的功用及影响,最早见著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多篇论述中,如《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记载: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是谓五入。这也是后世历代中医认为五味入五脏的由来,并根据这个理论应用于养生实践。
所谓“入”包含进入、归属于、相对应及影响的意思。如咸入肾,指的是咸的东西,它的营养物质精华容易进入肾脏,主要能使肾脏发生应激和变化,对肾脏的功能代谢有影响作用,其他四味以此类推。历代的中医学家也是依据此原理,根据不同药物的气味来开方取药,以调和五脏,达到治疗目的。
有关五味入五脏具体解读如下:
酸入肝,也就是说酸味食物如山楂、橘子、乌梅、食醋等,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病菌,还有防治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的功效。酸的食物还可以解酒,促进胆汁和胰脏消化液分泌,以防胸胁满胀。酸也能收敛,如男性的前列腺肥大、女性产后尿失禁、白带增多,或腹泻,通常都可以用酸来收敛。
苦入心,中医认为,苦味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平时适当吃些苦味食物以清心泻火,比如苦瓜、萝卜叶、大头菜等。如果心经火旺,就可吃一些苦味的食物来缓解。
甘入脾,也就是说脾主甘味,因此脾虚、脾经弱时,适当多吃点甘甜味食物,可补益脾胃。如山药、香蕉、大枣等,可补养脾胃,补充人体的热量,解除身体疲劳。另外,甜味还会使人放松,所以工作压力大的人适当吃点甜食可以睡得很香甜。甜食不一定是糖果、饼干、点心、水果,事实上很多含淀粉、果糖的食物就很适合。
辛入肺,“辛“即为辛辣,“辛"有尖锐而强烈之意。我们常吃的葱、蒜、姜、辣椒、胡椒都是以辛辣为主的食物。辛味食物具有通利肺气、通窍达表、通顺血脉的“三通"作用。辛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可解痉,意思是说对于肌肉紧张引起的头痛、偏头痛、肌肉关节疼痛,或者心脏血管收缩痛,这时候给予一点辛,往往可以收效。
咸入肾,中医讲的"咸”不是专指盐,而略相当于现在讲的"矿物质”,包括咸寒、咸凉、咸温、咸干、咸平多种。咸味能滋养肾气,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呕吐、腹泻、大汗之后喝一点淡盐水,可以保持正常代谢水平。
为满足不同疾病的就医需求,全方位的为患者服务,刘光瑞、刘光杰“北方哥俩老中医”已携手同行,开启了线上看病的模式,特告知:
从今往后,只要有人生病,别着急、别紧张,千万别有病乱投医,防止走弯路进入误区!足不出户宅在家里,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手机,添加哥俩老中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