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的机理及相关用药

时间:2021/9/23 14:42:53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阳偏虚,即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功能减退,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简单点就是在阴阳平衡的情况下,出现阳气减少,阴气相对亢盛的情况。(本来阴阳各占50%,现在出现阳少于50%,阴气仍占50%)这是时候会出现“阳虚则寒”,这是阳气相对不足引起的。要和“阴盛则寒”比较与鉴别,“阴盛则寒”是阴阳平衡的情况下,阴气绝对偏胜,表现为实寒证。

产生阳虚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现在生活的大环境有关,普遍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加班成为常态,每天匆匆忙忙,晚睡早起,寐差;二、个人不良习惯和嗜好,如吸烟喝酒、撸串、胡吃海喝、吸食冷饮,下班后熬夜玩游戏,机不离手,昼夜颠倒,作息严重不规律等。三、情绪不畅,思虑多,心情不好会导致肝郁,思虑多会导致脾虚,肝郁脾虚会饮食减少,食欲不振,久而致阳虚。可概括为“精气夺则虚”,人的机体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阳性一方面的不足和功能减退,则导致阳不制阴,从而形成“阳虚则寒”的病理变化。

根据脏腑的生理和特性,脏腑容易出现阳虚的概率,脾阳虚肾阳虚心阳虚,脾肾阳虚、心阳虚也为百姓常说和较了解。

下面介绍一些简单实用的关于阳虚的汤方和中成药(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脾阳虚----纳差、便溏、肚子怕冷、喜温喜按、喜热饮等----理中汤或理中丸

脾肾阳虚----脾阳虚症状加腰冷、四肢怕冷等----附子理中丸

肾阳虚----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颜面水肿、小便不利、夜尿多、精神萎靡、阳萎等----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

心阳虚(不排除重症,建议尽早就医治疗)----心悸、心慌、四肢厥冷,大汗出,甚至昏迷不醒等----桂枝甘草汤,苓桂术甘汤

每天学点中医健康知识,让中医守护大家健康。

谢谢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pfmf/1171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