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1月27日联合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黔南州结合地域气候特点,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思想,从预防和治疗两个方面制定本建议方案。
一、预防《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中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中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此可见,很多外感疾病(伤寒、温病、疫疠等)的发病与人体本身的正气不足(元气亏虚),外邪乘机侵犯人体有关。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病学及发病学特征,立足于普通人群、体虚易感人群,以中医学“治未病”的理念,推荐预防措施如下:
1.食疗方
干山药片50克,茯苓15克,薏苡仁米30克,莲子20克,黄芪15克,排骨克,加水文火慢炖3小时,适量食用。适用于普通人群、体虚易感人群,健脾益胃,培本固元,祛湿。
2.口服汤药
黄芪15克,生白术10克,防风10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贯众10克,生姜(切片)5克,加水ml,煎取ml,分3次口服。适用于体虚易感人群,补气健脾,去湿驱邪。儿童剂量减半。
3.足浴方
黄芪30克,当归10克,防风20克,藿香20克,佩兰20克,羌活20克,生姜30克,加水ml,煎40分钟,取汁入桶待合适温度浴足,以全身微汗为度,每日1次。可活血通络,祛风除湿,流畅气血。适用于普通人群、体虚易感人群。
4.室内薰蒸消毒方
苍术、白芷、佩兰、香叶各适量,在室内煮沸薰蒸消毒,可减少病菌残留和交叉感染,有需要的家庭可酌情选用。
调摄要点:疾病流行正值寒湿当令,应当保暧避风寒,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的营养,以调养脾胃,祛寒胜湿,扶助正气为要,不可恣食寒凉,伤脾败胃,进而正气受损易感受外邪。在没有发病之时,不要任意服用板兰根冲剂之类的苦寒药物,以免损伤脾胃。
二、治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强调了病位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湿、热、毒、瘀”,第四版将这部分删除,就是让各地根据病情、地域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灵活辩证施治,因此,各县市在结合建议推荐方案进行辩证施治的同时要注重中医临床诊疗资料的收集总结工作。结合目前危重症患者多为合并有基础疾病或年龄偏大,正气不足者是易感人群,也是患者的常态。建议在疾病各期的治疗中均应顾护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