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博士养生工作室中医减肥降脂

时间:2021/7/20 14:25:34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大部分人年轻的时候,一日三餐后总是有饥饿感,再怎么吃也不会胖;现在很多人发胖都是胃口大,整天不知道饿。会吃、吃的多是胃的功能强;饥饿感是反映脾的功能的,不知道饿就是脾的功能弱。如果我们胃的功能强,吃的很多,脾的功能弱,不能很好的转化吃下去的食物变成能量,就会堆积在身体内就是脂肪。因此,减肥降脂关键是改善脾的功能。

减肥降脂三绝招:

1,少吃,保持每餐吃饭前有饥饿感。

2,多运动。’脾主四肢”,多运动四肢就是健脾。

3,不吃生冷,夏天喝冰啤酒的“啤酒肚”,就是寒凉伤了脾胃。(参考工作室其他调理脾胃文章)

按照上述三条做到后,每天吃1-2粒资生丸,更有助于减肥降脂。

附:资生丸介绍:

在明朝,有一位名医叫缪希雍,是今天江苏常熟人,自学成才的一位中医大家。自己在家看了十年的书以后,又在外面游历了十年,去求访各处的高人,跟人家切磋医术,采集各种药方。由于他的真诚求教,对于民间的经验搜集很多,学识非常丰富。他游历到南京的时候,碰到了另外一位医学家,这个人叫王肯堂。缪希雍和王肯堂都是中医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这两个人相遇的时候都三十多岁,于是两个意气风发的人就在一起聊天。在两人畅谈的时候,王肯堂就注意到这缪希雍有一个习惯,什么习惯呢?就是有事儿没事儿的,总是从袖子里拿出一个东西,放进嘴里咀嚼,王肯堂就奇怪了,这家伙偷着吃的是什么好东西啊?怎么也不给我来点儿?一开始王肯堂还忍着,不好意思问,甭搞得自己挺嘴馋似的,后来架不住缪希雍总是在吃,就实在忍不住了,于是就开口问:“缪兄,你那是什么好东西啊?”言谈中王肯堂知道缪希雍是个自幼父母双亡的孤儿,原来以前是一位身子骨挺弱的孩子啊,怎么现在就变成了一个大侠般硕壮的人物了,说话声音大得连墙壁都要震坏了,甭问,中气很足啊,那他到底是吃什么把身体弄得这么好的呢?缪希雍说:“这是我在游历中得到的一个秘方啊,叫资生丸,是调理脾胃的,在饥饿中的人,服用了它就会感觉不饥饿了,吃饱了的人,服用了它,就会很快地消食啊”,然后,缪希雍一点也没犹豫,立刻把这个方子写了下来,送给了王肯堂。一般人,有个秘方什么的都是藏枕头底下,谁也不告诉,但是到了缪希雍一点都不保守,有什么秘方心得都主动告诉对方。王肯堂拿来这个方子一看,不禁拍案称奇,好方子啊!于是就收了起来。然后,缪希雍还送给了王肯堂一些资生丸。但是,此时王肯堂虽然觉得这是个好方子,但却没有相信它有那么大的功效,也就是说,很怀疑它能够有那么好的消食效果。有一天,王肯堂与朋友饮酒,多吃了点,酒足饭饱以后,问题却来了,他不敢睡觉了,因为古代医家都比较懂得养生,吃得太饱后立刻睡觉,是很伤脾的,怎么办呢?嘿,这不正好试验一下这个资生丸的功效吗?于是,王肯堂就亲身体验了一下资生丸的功效,服用了两丸。结果,还真没想到,消食效果非常好,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点积滞的感觉都没有,神清气爽。于是王肯堂对此方特别的信服,并把这个方子做为父亲晚年的保健用药。王肯堂的父亲由于年龄大了,“年高脾弱,食少痰多”,晚年的保养,基本上就靠着这个资生丸。王肯堂的父亲活到了九十多岁,足见这个秘方了不起。

郝威威大夫在缪希雍、王肯堂记载方的基础上,医院处方和清同仁堂处方,结合当前中药炮制特点,特调整确立如下:

处方:台党参60白豆蔻60焦白术90炒白术90

生薏米90炒薏米90新会陈皮山楂

神曲茯苓山药芡实

扁豆炒谷芽60莲子肉60桔梗60

藿香60黄连60泽泻30生甘草30生晒参30(单位:克)

制法:低温干燥粉碎过80目筛,混成均粉,水泛为丸。每克18粒,干燥打光入瓶备用。

功能:养胃健脾,益气补中,调和五脏,滋补营卫,兼理诸虚,消食化痰。此药不燥不热,凡男妇老幼脾胃虚弱,气血虚弱,多困食少,体瘦面黄,饥饱失宜,不思饮食,虚膨胀满,呕吐痰水,大便不调,四肢乏力,盗汗遗精,虚损劳伤等症,并皆治之。

服法:每服9克,早晚服,用米汤送下,白开水亦可。忌食生冷厚味等物。

相关资料:

王肯堂所著《灵兰要览》一书中记载了与缪希雍的会面:余初识缪仲淳时,见袖中出弹丸咀嚼,问之,曰:得之秘传,名资生丸,饥者服之饱,饱者服之饥。因疏其方,丽犹不信其消食之功。已于醉饱后顿服二丸,径投枕卧,夙兴无停滞,始信此方之神。先恭简年高脾弱,食少痰多,余龄葆摄全赖此方,因特著此与世共之。

《医宗金鉴》罗谦甫曰:此方始于缪仲淳,以治妊娠脾虚及胎滑,盖胎资始于足少阴,资生于足阳明,故足阳明为胎生之本。一有不足,则元气不足以养胎,又不足以自养,故当三月正阳明养胎之候,而见呕逆,又其甚者,或三月或五月而堕,此皆阳明气虚,不能固耳,古方安胎类用芎、归,不知此正不免于滑,是方以参、术、茯、草、莲、芡、山药、扁豆,薏苡之甘乎以补脾元,陈皮、曲,柏、砂、蔻、藿、桔之香串以调胃气,其有湿热以黄连清之燥之,既无参苓白术散之补滞,又无香砂枳术丸之燥消,能补能运,臻于至,和于以,固胎永无滑堕。丈夫服之,调中养胃,名之资生信不虚矣。(保胎)

另有清代名医沈萍如记述:余于辛卯回越中,值母姨卧疾数月矣。时年七十有八,每夜起更衣三四次,昼如之所进食数次,共不及一盂,腹中时痛不休,肌肉瘦惫,起坐维艰,语言无力。医者无非用补火生土之法,右归、四神之类,辄不应,余因谓脾胃之疾不宜汤液,年高之人碍于峻补。盖脾胃不能健运厚味饮食,大补之药亦犹之厚味饮食,徒围塞脾胃运枢。不若用资生消补之法,遂进此丸,数日后面腹痛渐减,泄泻渐除,旬日后饮食加进,弥月而愈。于今七载,服丸未尝间断,现在八十四龄,每饭可两碗矣。可见肯堂先生前论之不诬,亦培后天以补先天,女娲炼石之法也,用揭此方以公同好,乾隆丁酉萍如谨识。

请大家多转本工作室文章,转的越多,受益的人越多,共建养生保健公益事业,功德无量!吉祥如意!

欲想了解系列养生知识请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pfmf/1103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