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丨ldquo老芝罘rdq

时间:2022/6/9 12:43:46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皮肤病医院谈静止期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20509/10792402.html

又到一年端午节

插艾蒿、贴窗花、戴“五毒兜”

家家户户粽飘香

“老芝罘”如何过端午?

这就带你来揭秘!

↓↓↓

五月五,迎端午。在端午节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中国剪纸文化学者、芝罘区民间文艺协会副主席李强,听他介绍关于老芝罘过端午的传统习俗。

“大端午”“小端午”的传说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胶东地区的端午节很独特,每年农历五月过两个端午,五月初一为“小端午”,五月初五为“大端午”。

传说,胶东半岛生活着五条龙,他们护佑当地百姓,确保一方土地风调雨顺。一天,黑龙离开家乡,来到华夏大地的最北端,用它的善良哺育着这片黑土地的儿女,人们为了感谢它,便把这条水系叫黑龙江。

有一天,闯关东的胶东老乡收到黑龙托梦,说不久这里会出现一条白龙,来祸害当地百姓。为护佑百姓,黑龙决心跟白龙决一死战,恳求老乡们在它跟白龙打斗时,用粽叶包上糯米和红枣喂它,以此补充体力;如果看见白龙,就往河里扔用粽叶包的石灰,来迷住白龙双眼。在乡亲帮助下,黑龙打败白龙,保住一方百姓安全。时至今日,就形成胶东“大端午”“小端午”的习俗。

插艾蒿、贴窗花、戴“五毒兜”

李强介绍,在“小端午”这天,人们上山采艾子、桃枝、菖蒲等,天刚亮时,用红绳扎起来,挂在街门门簪上面,有的还会在里屋门上挂一些葫芦形状的绣品。

此外,还会在门槛下面贴一对黄裱纸剪的牛。同时,在一扇门上贴“艾虎”和倒贴“五毒葫芦”,另一扇门则会在“大端午”天未亮时贴上。

端午节日出前,父母会给孩子戴上一条由五色丝线组成的“禄数线”。“五色丝线寓意带来吉祥、驱走灾气。”李强说,等遇到河流或下大雨时,方可解下抛入水中,使其随水飘流到河里,象征将病灾及一切不吉的东西流走。

端午节,粽飘香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芝罘区也不例外。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过去的传统粽子是由五谷组成,即稻、黍、稷、麦、菽。据了解,最早的粽子是用黄米、花生、小麦、小米等原料,后来才加入大米。

“粽子也被称为最早的罐头,因为过去夏季食物难以储存,粽子包好后放在水中,不时换换水就可以保存好多天,类似于水果罐头。”李强介绍,人们会提前将粽子包好煮熟,待端午节早晨吃。

“现在粽子里常加大枣,有人说枣粽有‘早中状元’的寓意,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时需要吃枣粽。其实不然,在粽子中加入大枣与中医养生相关,大枣是有益人体健康的食物,在粽子中加枣,与‘早中状元’的寓意并无关系。”李强说。

你还知道哪些

芝罘区的端午节习俗

快来留言一起分享吧

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好运接“粽”而来

来源丨芝罘融媒记者李淼

编辑丨文颖审核丨区融媒体中心

据说点“在看”的人很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zyys/1314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