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误区,您中了吗

时间:2022/5/15 15:11:33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习近平

随着国家的繁荣富强,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提升,也更加重视养生保健。养生方式和方法更是门类繁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基于对中医的信任,选择中医养生。

但是由于中医知识的匮乏,很多人对中医养生有一些误区。

误区一

看中医就得吃中药?

中医学以中医的阴阳五行、气血津液、五脏六腑等理论为基础,气、血、津、精为人体的组成,通过望闻问切四法,分析病因病机,确定病症、分型,从而确立治法治则,后运用各种中医传统疗法,如中药、针灸、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等指导、治疗或调理身体。

由此可见,作为中国的国粹,中医有着庞大而又完善的系统;作为一门学科,中医又有各个子学科,因此看中医绝不等同于吃中药。中医除了吃中草药,还有针灸、拔罐、推拿、药浴、刮痧、食疗等各种方法,且疗效甚佳。

误区二

中医疗效慢?

不少人都觉得,中医疗效慢。其实中医为宏观方式,西医为微观方式,西医更多是所见即所得,中医则是祛邪固本养生。

另外,中医在治疗一些急症方面很有奇效,例如针刺治疗急性疼痛往往一针见效,甚至对于急病的抢救方面,中医也有独到之效,如从古代的华佗针刺麻醉,到参附汤药抢救心衰患者,再到在新冠肺炎治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都让世界各国叹为观止。

所以中医应改为疗效“漫”长。

误区三

西医治疗不好的才找中医?

有些病人到西医疗效不好时才想起找中医,把中医当做是“救命稻草”,此时若中医疗效不好就认为中医不行。其实许多病中医一开始就可以介入,这样效果会更好。

例如糖尿病,西医治疗糖尿病,多数是控制饮食、注射胰岛素。糖尿病在中医上称为“消渴”,治疗方式需清胃泻火,养阴生津,并且辅以食疗,效果明显。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对于疾病的治疗,多从整体出发,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阴平阳秘、气血充盈之效。

误区四

西医营养学等于中医食疗?

西医营养学十分重视和强调食物的酸碱性,不是凭口感,而是看食物摄入人体内经过代谢转化后,在体内最终代谢产物是呈酸性还是碱性。用以控制饮食,最终达到平衡体质的目的。

中医食疗是利用“药食同源”进行防病治病,用以促进病体康复。

中医食疗根据食物的气对人体进行调养,讲究顺天应时,天时、地利、人和;顺应四时,吃应季符合自己体质的食物。用食物来调理身体,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误区五

中医养生和年轻人没关系?

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中医养生就是老年人的事情,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方法。

中医养生在于调和阴阳,疏通气血,保证人体的健康。现代人压力大,工作忙,生活不规律,亚健康状态越来越年轻化,因此对于任何年龄的人来讲,养生都是必不可少的。

传承中医国粹

中医养生的几个误区是大部分人都容易理解错的,希望通过上面的解释,让大家对中医养生有个全面的了解,树立正确的中医养生观念。

供稿:宣传统战科

编辑:秦启沃

往期精彩回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zyys/1300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