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豫同舟,上航工业突击队五天四夜点亮

时间:2024/1/24 20:20:37 来源:电磁炉 作者:佚名

白癜风可以治吗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218/4580458.html

近期,河南多地突降暴雨,郑州告急、新乡告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航天人从不缺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上航工业当得知郑州及周边多数重灾区供电中断的情况后,迅速成立了援豫救灾抢险工作组和突击队,并紧急调用自主研制的应急救能车前往救援,与灾区人民共同奋战五天四夜。

火速集结星夜前往

7月22日

工作组通过与当地应急管理局和相关救灾指挥部多方沟通,决定前往此次受灾最严重的新乡市。

7月23-25日

工作组全员出动,集结研发、生产、运营及后勤保障十余人,不惧台风“烟花”压境,火速完成了救灾物资准备及应急救能车软硬件的全面调试运行工作。

7月25日13:30

上航工业援豫救灾抢险突击队三名成员:彭哲封、刘琼琼、刘允贤逆风而行,毅然启程。突击队虽然都没来得及办齐所有文件,但一路上大部分高速路口闻悉前往支援灾区,都予以免费通行;加油站员工暖心关怀,赠予饮用水;路过超市,老板也默默支持低价售予救灾蔬果……风雨不改其志,天地为之动容。那一晚是突击队员们难忘的一晚,带着沿途路人的祝福,为了能尽快赶到灾区,他们一直开车到第二天黎明。

7月26日16:00

历经36个小时长途跋涉多公里,突击队抵达新乡。突击队员说:“当我们的救能车到达救援临时指挥部,当群众看到醒目中国航天标志和队旗,他们眼中充满了希望和期待,我们的心中更添了一份责任使命。”为了和时间赛跑,队员们来不及休整,就马不停蹄装卸救灾物资,并调试运行应急救能车,随时准备执行发电救援任务。

穿越黑暗点亮光明

26日21:30,突击队受指挥部统一调度安排,即刻前往卫辉某临时安置点执行救能供电任务。远处夜色迷茫,乡间小路崎岖不平,沿途只见堵河堤的工程车亮着尾灯微弱的光,晚风里夹杂着热嘟嘟的湿气,让一路奔波而来的三位队员不觉湿了眼眶。

当天22:50,突击队抵达安置点,现场仅有一台5.5千瓦的小型发电机提供道路照明。临时安置点人员密集,室外温度居高不下,通风、潮湿等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多名群众和志愿者中暑晕倒。

卫辉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为了安全,电网无法开启,电力成为最稀缺的资源,这恰恰是应急救能车发挥的舞台。该车具有机动灵活、响应快速、操作便利的特点,配备高功率直流充电桩,能实现-20℃低温启动,且使用清洁燃料供能,无污染排放,无噪音污染,并配备智能化硬件终端,可实现车辆数据传输、智慧调度及多地协调作战,尤其是能满足灾区孤岛恢复供能需要的痛点。

为了尽快恢复供电,突击队了解现场情况后,克服种种困难,于7月27日2:00成功将应急救能车接到现场配电柜,为整个安置点的用电设备提供了电力保障。连续多日的高温炙烤,终于吹上了空调;靠泡面度日的群众和志愿者们终于吃上了热饭,手机、空调、热水壶、电磁炉……都可以正常工作了,这些现代社会生活中原本普普通通的电器,在灾区却显得尤为的重要,它们连起了生命的通道,点燃了生活的光芒,照亮了未来的希望,这一切都换来了连续多日奔波的志愿者和群众整夜的安眠。

侯南南是河南省卫辉市下园村村民,也是一名党员教师,此次担当村中的志愿者,负责对接救援物资工作。事后她这样写道:“我们村子是重灾区,灾难后,村庄陷入一片混乱,没水没电。由于天气炎热,在露天的物资存放点搬运物资的志愿者很多出现中暑情况,甚至有人差点出现生命危险。在我们无能为力,内心饱受煎熬,外部受着高温无奈之时,恰好上级物资点通知我们来自远方的移动供电车来到了新乡,可以和我们村庄对接,进行援助。当三位爱心救援队成员到达我们村子已是深夜,但那一刻我们却无比兴奋,内心温暖。一到达我们这里,你们便协调帮助我们安置点通了电,真是感谢您们!”

无私奉献感动村民

在此期间,由于卫辉市网络通信信号弱等问题,救能工作组的其他成员也通过救能车车载智慧化调度管理平台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和调度指挥,保障供能安全。同时,八院、上航工业领导也十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yspf/1403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