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专业立场
讲述通俗中医
这是书生第篇原创文章
三根手指以决死生,寸口按脉而知病恙,以脉诊病,是中医独有的诊断方法,不可谓不神奇。神奇归神奇,难学难懂却更是事实。中医人自己都常觉得把脉时“心中了了,指下难明”,那一般人更是不知所以,想象之中玄之又玄了。
其实不然,中医脉诊有迹可循,客观可察。下面不妨随着书生通过“滑脉”这种脉象去探寻一番。
脉诊,就是寻按脉搏,常用的则是寸口诊脉法,即用三根手指放在腕后桡动脉所在的部位以感知脉搏跳动的位置、数量、形式等,以察知身体内部的病变。
常见的病脉脉象有二十八种,滑脉即是其一。
何为滑脉?李时珍的脉学专著《濒湖脉学》中关于滑脉的体状如此描述:
滑脉如珠替替然,往来流利却还前。
莫将滑数为同类,数脉惟看至数间。
即便有上面的体状相类诗,恐怕有人还是难以清楚何为滑脉。
《脉经》有言: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指。简而言之,脉象特点是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
这么多描述其实只要抓住一点就行了,那就是“如珠之应指”。珠,便是珍珠,圆粒,特点是圆球形。
寸口脉,本是一条线,血脉流淌,或大或小,或高或低,不管怎样它该是连贯的。可是,就有这种情况,在这一条连贯不断的线上出现了圆珠子,独立而有突兀。这便是应指显著的滑脉。
滑脉一般主病:实热、积食、痰饮。除此之外,滑脉还有两种正常情况:一是正常人脉滑而冲和,是营卫充实之象;二是孕脉,也就是常言的喜脉。妇女妊娠期可见滑数脉,这是气血充盛而调和的表现。
如何凭借滑脉来进行诊治?具体来看一则病案。
首诊年1月1日患者女,31岁右寸大关弦尺沉弦细,左寸滑(如珠)尺沉有力关略弦。舌红苔前薄白根白厚边红点。年5月2日产子,至今月经未至。虽处寒冬亦不畏寒。大便日一次,干结如羊粪,以前几日一次,吃番泻叶泻药可泄下。头痛,前半部,如有风吹。眠差,难以入眠,醒难再眠,思维难以集中。以桃核承气汤加减。
桃仁9克炙甘草9克生地30克大黄10克(后下)栀子9克黄芩9克薄荷8克(后下)当归9克白芍15克赤芍15克车前草15克柴胡9克川芎9克5剂自煎
二诊年8月12日今日因经后滴漏不尽再诊。才得知上药服完后诸症皆消,现眠可,二便正常。而头痛轻微发作,于双太阳穴处偶痛。双脉细略沉右甚。舌红苔薄白。
本案患者主症有三:一是大便难,二是头痛,三是眠差。其脉象,以弦为主,另可见一显著的滑脉。如何显著?指下如珠滑动。仿佛寸脉与关脉两部分是分离的。此处滑脉,无疑是热盛之象。所以治法当清热。此热为何热?又当如何清?头痛与大便难,病位两端,一上一下,所以清上通下。选方桃核承气汤,用药再加滋阴清热之品。仅仅一诊用药只5剂,诸症即消。时隔7个月,滑脉也消失不见,说明大热之病已去。
本案诊治中,滑脉是极其关键的症状。通过滑脉,诊断为大热之证,所以治则清热,用药才效如桴鼓。
滑脉,除了在本案中主实热证,还主食积证、痰饮证,以及孕脉,这都在临证中也屡见不鲜。见食积则当消食化积,见痰饮则当化痰逐饮,辨证论治,不一而足。
脉象二十八种,滑脉只是其一,以管窥豹,懂了滑脉,整个脉诊的意义也不难理解了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