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保健与现代科学的预防医学、心身医学、运动医学、自然医学、老年医学以及体育、武术等等,都有一定的联系。它通过自我调控意念、呼吸和身躯、来调整内脏活动,加强自身稳定机制,从而达到祛病益寿的目的。
气功保健是指通过调心(控制意识,松弛身心)、调息(均匀和缓、深长地呼吸)、调身(调整身体姿势、轻松自然地运动肢体),使身心融为一体,营卫气血周流,百脉通畅,脏腑和调,以达到强身保健目的的传统养生方法。
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
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
推拿手法,是指操作者用手或肢体其他部位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和规范化的动作要领刺激治疗部位或活动肢体的方法。由于刺激方式的不同、强度的差异、时间的久暂,形成了许多动力有别的基本手法,如推法、拿法、按法、摩法等。把两个以上的基本手法结合起来操作,就形成复合手法,如按揉法、推摩法等。把一连串的手法按某种固定的方式组合起来操作,则称为复合操作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推拿手法约百余种,至于流传于民间而尚未定型的手法则不计其数。从各种推拿手法的基本动作来看,主要来源于人类日常生活劳动的随意动作。然而,这些简单的随意动作,没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不讲究特定的动作规范,是不能与推拿手法相提并论。推拿手法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手法的优劣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甚至病人的生命安全,所以手法必须讲究操作技巧,特别要在“巧”字上下功夫。故《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称:“法之所施,令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
推拿手法推拿手法推拿、正骨手法的流派不同,按摩时间的长短会不同。沈主任介绍,目前在中医正骨手法上有很多流派。有的流派是专门针对软组织的,这种流派推拿的时间就会相对久一点;有的流派是专门针对关节错位的,着重在纠正错位,因此推拿的时间就会短一点。推拿广泛用于骨伤、内、外、儿、妇、五官科多种疾病。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着不适合按摩或按摩有一定危险的情况,也就是禁忌症,在进行按摩施术前,先进行诊断,判断受术者是否患有禁忌症,如有禁忌症,则禁止施行按摩。
推拿手法不同病程,推拿的时间也会有区别。中医介绍说,该院康复科采用的是龙氏脊椎正骨手法,这种手法的特点就是轻巧柔和,既
“就算是同一个流派,不同病情、不同年龄的病人,有经验的医生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法和不同的治疗时间。”中医介绍说,如果医生的力度大、深透,往往推拿5-10分钟就可以达到治疗效果,力度小的医生就需要时间长些;患者处于急性疼痛期的时候,推拿的力度就会小些、时间也会较短;老年人体质弱,而且伴有骨质疏松,推拿的力度就要相对小一些,时间也不能太长。有皮肤病及皮肤破损处,影响按摩施术者包括有:湿疹、癣。疱疹、脓肿、蜂窝组织炎、溃疡性皮肤病、烫伤、烧伤等。
推拿手法人站直,双手握拳,双臂向前伸直,先向左迈左腿,双臂向左,摆动30次;然后迈右腿,双臂向右转(腰也同转),各做30次。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踝部内侧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具有健脾益血、调肝补肾的效果,所以养肝护肝可经常按摩三阴交穴。
调息气功运动养生你要认认真真,小心翼翼地调节自己的呼吸运动,慢慢地轻轻地吸气,又慢慢地轻轻地呼气,如果不能够做到慢慢呼吸,可以干脆闭住气几十秒钟,也可以达到效果,这就是调息。
气功,据文献考证,最早见于晋代道士许逊所著的《净明宗教录》一书。从中医学角度定义气功: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的心身锻炼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