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防治糖尿病,中医中药不可缺

时间:2022/5/31 15:02:05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中医中药能降糖吗?中医药能治疗糖尿病吗?疗效如何?许多糖友们对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有一些否认或质疑。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中草药在治疗糖尿病中的治疗作用。

中医认识和治疗糖尿病的历史源远流长,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病》就有专门关于“消渴”的论述,这些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仍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一些方药至今仍有效地在使用,比如大家熟知的白虎加人参汤、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从当时发展而来的。中医作为辅助降糖以及防治并发症的另一股“势力”,其功效已被大量研究结果所证实。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是多途径多靶点进行综合调节

第一、是通过调节作用,补五脏,益精气,祛淤血,化湿毒,标本同治,使体内的阴阳失调,气血紊乱,脏腑功能虚弱等情况得到改善;第二、是部分中药有一定的降糖,降脂,降压作用。近年研究表明,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还包括调整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水平,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同时还有降血脂,改善肾功能,性激素水平,保护营养神经及调节微量元素等作用。

例如:对于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低减阶段)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针对性地指导饮食、运动疗法,以增强体质,达到中医学所说的“阴平阳秘”即阴阳平衡状态,从而使血糖恢复正常。

对于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有高血糖、高血脂、微循环障碍,或伴有手足麻木,疼痛,或视物模糊,舌暗,脉涩或弦细。从中医微观辨证具有“浓、粘、聚、凝”的特点,即有“瘀血”症状,因此临床上针对糖尿病活血化瘀通络法使用很普遍,可选用的中药有丹参、三七、川芎等及僵蚕、地龙等虫类药物,也就是大家口语说的“通血管”了。有研究证实积极运用有效的活血通络药物对糖尿病进行干预,能够起到较好的微血管保护、防治糖尿病早中期的微血管并发症作用。

对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的防治,需要从减重、降糖、调脂、减轻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等多方面全面调节。肥人多痰湿、多气虚,因此,健脾气、化痰湿、畅气机(疏肝气或清肝热)是主要治疗方法,我们可选用中药泡茶饮,目前,内分泌科常用方剂为:生津止渴茶。

最后,中西医各有优缺点,将两者结合起来有利于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即可发挥西药降糖即时效果好的优点,又可发挥中医药标本兼治,整体调理,防治并发症的优势,两者相得益彰。供稿:护理师:杨玲主管护理师:李丹妮编辑:新疆医院内分泌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yyjj/1308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