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级中医学试题附12级试题及解析

时间:2022/6/17 15:40:57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11级没留下来,不过看卷子情况是和往年有一定重合率的。。还有word传上来的东西格式老是对不上,懒得调了,将就看看吧。

13级中医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整体观念

中医养生学

五行

奇经八脉

反治

脾气虚证

道地药材

相须

二、填空:

经络的组成3

中药四气4

苦味的作用2

心主啥肾主啥2。。。心主血脉、肾主肌肉啥啥的

中医基本观念3

手指同身寸法2

治未病包括哪两种2

桑菊饮的君药2

阴阳关系挖了两个2。。。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望神四种表现4

还有几个不记得了

三、选择

挺简单的。背住重点连蒙带猜能搞定百分之八九十的样子,也没记考了啥..和往年选择题好像有一点重合。

四、简答1、简述天人合一理论

2、简述四君子汤的组成及功效

3、简述曲池穴的定位及可治疗的疾病

4、简述寸口诊脉法的部位和分候脏器

12级中医学试题

感谢王卓婷学姐整理,答案为本人试答。

一、名词解释8×3’

1、整体观念:整体是指统一性、完整性以及相互联系性。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与社会的关系相当密切。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和其与外部环境的统一性称为整体观念。(书本P7)

2、气机:气在体内的运动形式被称为“气机”,包括升、降、出、入四种最基本的形式。(书本P49)

3、道地药材:习惯上将某一地区所生产的质量高、疗效好、素有盛名的某种药材,称为“道地药材”。(书本P)

4、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的病机,表现为相同的证,则应采取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考试资料网)

5、苦坚:肾若为湿热、邪火所扰,固密收藏失职,则会出现遗精、滑泄、阳痿不能、四肢痿废等肾阴虚症状。苦味具有燥湿和清泻的作用,可去除肾经湿热,是谓“苦能坚阴”,即“苦坚”。(文献+书P)

6、养生: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书本P)

7、经络:经络由主要的经络部分和连属部分组成。经络部分是由经脉或络脉组成的。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直行的主干,分布在人体较深的部位;络脉是经脉别出的横行分支,分布在人体较浅的部位。所谓连属部分,在内部为脏腑,并有经脉所属,在外部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均分属于十二经脉。(书本P)

或: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针灸-经络腧穴总论PPT第13张)

8、盗汗:入睡汗出,醒后汗止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蒸发阴津而为汗。(书本P99)

二、填空题32×1’

1、浮脉主表证: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

沉脉主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沉而无力为里虚。(书本P)

2、元气藏于肾,通过三焦而流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表,无处不到。(书本P49)

3、使药分为引经药和调和药两类。(书本P)

4、取穴原则:远部取穴(循经取穴)、近部取穴、局部取穴、对症取穴。(书本P)

5、奇经八脉里有穴位的两条脉:任脉、督脉。(书本P)

6、附子的几种炮制:生附子、盐附子(盐卤炮制)、黑顺片(盐附子和甘草、黑豆炮制)、白附片(乌头块根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剥去外皮晒干,以硫黄熏后晒干)、炮附片(经河砂炒制而成)。(中药学PPT第9张)

7、辩证(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书本P)

三、选择题24×1’

1、川贝母和浙贝母的区别:川贝味甘质润,可润肺、化痰、止咳;浙贝则味苦性寒,可清肺化痰止咳,还可消肿散结。(中药学PPT第4张)

2、这啥玩意….

3、某穴进针方法??进针方法书本P:指切进针(短针)、挟持进针(长针)、舒张进针(皮肤松弛部位或有皱纹部位进针)、提捏进针(皮肉浅薄部位进针)。

4、手指末端向头面部走行的十二经脉: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书本P)

5、里实热证舌质:舌质厚腻、舌苔发黄,舌色鲜红,舌形粗糙、坚敛苍老,主里实热证。(书本P92-93)

6、凉了。。可能真的很难

四、简答题4×5’

1、何为得气?得气、不得气时医生和患者各有什么感觉?(书本P,不得气是瞎吹的…)

答:①得气是指当针刺入肌体后所产生的特殊感觉和反应,又称为针感。

②得气时,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沉紧的感觉,同时病人也会在针下出现相应的酸、麻、胀、重等感觉,甚或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

③不得气时,医者体会到针下空松、虚滑;病人则不能出现以上感觉。

2、佐药的意义是什么?(书本P)

答:佐药有三个意义。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此药的兼证;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3、解释何为“肺主气、司呼吸”。(书P36,以下摘自生理观1PPT第10张)

答:主气(Dominatingqi):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

主呼吸之气:肺吸入自然界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进行气体交换;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主一身之气:参与人体宗气(水谷精气与肺吸入的清气结合而成)的生成,调节人体全身之气。

4、脉诊的部位及分候脏腑?(书本P)

答:①脉诊的部位:目前临床主要运用“寸口诊(脉)法”。寸口在病人桡动脉的腕后浅表部分。寸口系手太阴肺经的原穴部位,是脉之大会,而肺朝百脉,全身脏腑气血的情况都可以通过肺经从寸口反映出来;肺经起于中焦,故寸口还可反映胃气强弱。寸口部位固定,诊脉方便,故诊脉独取寸口。

②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以腕后高骨(桡骨茎突)处定关部,关前为寸部,关后为尺部。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共称六脉。其分候的脏腑分别是:左手寸候心,关候肝,尺候肾;右手寸候肺,关候脾,尺候肾(命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yfdq/1319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