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医助理医师高频考点总结

时间:2022/5/17 11:25:25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年中医助理医师考点总结:异位妊娠/产后发热

  异位妊娠

  1.异位妊娠以输卵管妊娠为最常见。病机的本质在于少腹血瘀实证。

  2.异位妊娠辨证论治:

  (1)未破损期--治法:活血化瘀,消癥杀胚;方药:宫外孕Ⅱ号方

  (2)已破损期:

  休克型--治法:益气固脱,活血祛瘀;方药:生脉散合宫外孕Ⅰ号方。

  不稳定型--治法:活血祛瘀,佐以益气;方药:宫外孕Ⅰ号方。

  包块型--治法:活血祛瘀消癥;方药:宫外孕Ⅱ号方。

  产后发热

  产后发热辨证论治:

  (1)感染邪毒证--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方药: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加减或解毒活血汤加减。

  (2)外感证--治法:养血祛风,疏解表邪;方药:荆穗四物汤。

  (3)血瘀证--治法:活血化瘀,和营退热;方药:生化汤加味或桃红消瘀汤。

  (4)血虚证--治法:补血益气,和营退热;方药:八珍汤。

年中医助理医师高频考点:督脉腧穴、任脉腧穴

  督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1)腰阳关

  ①月经不调、带下等妇科病证;②遗精、阳痿等男科病证;③腰骶疼痛,下肢痿痹。

  (2)大椎

  ①恶寒发热、疟疾等外感病证;②热病,骨蒸潮热;③咳嗽、气喘等肺气失于宣降病证;④癲狂痫、小儿惊风等神志病证;⑤风疹、痤疮等皮肤疾病;⑥项强、脊痛等脊柱病证。

  (3)百会

  ①晕厥、中风、失语、痴呆等脑病;②癫狂、不寐、健忘等神志病;③头风、颠顶痛、眩晕、耳鸣等头面病证;④脱肛、阴挺、胃下垂等气虚下陷证。

  任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1)中极(膀胱之募穴)

  ①遗尿、癃闭、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病证;②遗精、阳痿、不育等男科病证;③崩漏、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不孕、带下病等妇科病证。

  (2)关元(小肠之募穴)

  ①中风脱证、虚劳羸瘦、脱肛、阴挺等元气虚损所致病证;②遗精、阳痿、早泄、不育等男科病证;③崩漏、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不孕、带下等妇科病证;④遗尿、癃闭、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病证;⑤腹痛、泄泻、脱肛、便血等肠腑病证;⑥保健要穴。

  (3)气海

  ①中风脱证、虚劳羸瘦、脱肛、阴挺等气虚证;②遗精、阳痿、疝气、不育等男科病证;③崩漏、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不孕、带下等妇科病证;④遗尿、癃闭等泌尿系病证;④水谷不化、绕脐疼痛、便秘、泄泻等肠腑病证;⑤保健要穴。

年中医助理医师考点总结: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太阴肺经、腧穴

  手太阴肺经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1)尺泽(合穴)

  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咯血等肺系病证;②肘臂挛痛;③小儿惊风、急性腹痛、吐泻等急症。

  (2)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

  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外感头痛、项强、齿痛、口?等头面部疾患。③手腕痛。

  (3)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①咳嗽、气喘、咳血、喉痹等肺系病症;②无脉症;③胸痛,缺盆中痛,腕臂痛。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手阳明大肠经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1)商阳(井穴)

  ①热病、昏迷;②耳聋、青盲、咽喉肿痛、颐颔肿、齿痛等五官病症;③手指麻木。

  (2)合谷(原穴)

  ①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牙关紧闭、口?、鼻衄、耳聋、痄腮等头面五官病证;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③热病;④无汗或多汗;⑤经闭、滞产、月经不调、痛经、胎衣不下、恶露不止、乳少等妇产科病证;⑥上肢疼痛、不遂;⑦皮肤瘙痒、荨麻疹等皮肤科病证;⑧小儿惊风,痉证;⑨腹痛、痢疾、便秘等肠腑病证;⑩牙拔除术、甲状腺手术等面口五官及颈部手术针麻常用穴。

  (3)曲池(合穴)

  ①目赤肿痛、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②热病;③手臂肿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④风疹、瘾疹、湿疹、丹毒、瘰疬等皮肤科病证;⑤腹痛、吐泻、痢疾等肠腑病证;⑥头痛、眩晕;⑦癫狂等神志病。

年中医助理医师必考点:问诊、检体诊断、心电图

问诊、检体诊断

  1.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史、月经生育史、家族史。

  2.常见叩诊音

  清音:清音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

  浊音:在叩击被少量含气组织覆盖的实质脏器时产生。

  鼓音:正常见于左下胸的胃泡区及腹部;病理情况下,见于肺空洞、气胸或气腹等。

  过清音:临床常见于肺气肿。

  实音(重浊音或绝对浊音):生理情况下,见于叩击不含气的实质脏器,如心脏、肝脏;病理状态下,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或肺实变等。

  3.淋巴结检查

  左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多为腹腔脏器癌肿(胃癌、肝癌、结肠癌等)转移;右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多为胸腔脏器癌肿(肺癌等)转移。

  4.头部检查

  舌:(1)草莓舌:见于猩红热或长期发热的患者。(2)牛肉舌:见于糙皮病(烟酸缺乏)。(3)镜面舌:见于恶性贫血(内因子缺乏)、缺铁性贫血或慢性萎缩性胃炎。

  5.胸壁及胸廓检查

  常见异常胸廓:桶状胸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时,亦可见于一部分老年人。扁平胸见于瘦长体型者,也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等。鸡胸为佝偻病所致的胸部病变,多见于儿童。

  心电图检查

  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P波规律出现,后均有QRS波群。P-R间期延长≥0.21s。(老年人0.22s)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窦性P波规律出现,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出现一次QRS波群脱落(P波后无QRS波群)。其后P-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逐渐延长,直至QRS波群再次脱落,周而复始。QRS波群时间、形态大多正常。QRS脱落所致的最长RR间期,短于任何两个最短的RR间期之和。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窦性P波规律出现,P-R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发生心室漏搏)。房室传导比例一般为3:2、4:3等。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P波和QRS波群无固定关系,P-P与R-R间距各有其固定的规律性。心房率心室率。QRS波群形态正常或宽大畸形。

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脉诊”必考点汇总

  脉诊、按诊

  1.正常脉象的表现:寸关尺三部有脉,一息四至~五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

  2.常见脉象鉴别:

  浮脉类:共同特点为轻取即得。

  浮脉脉象特点: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主表证,亦见于虚阳浮越证。

  洪脉脉象特点: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主热盛。

  濡脉脉象特点:浮细无力而软,主虚证,湿困。

  散脉脉象特点:浮取散漫而无根,伴至数或脉力不匀。主元气离散,脏气将绝。

  芤脉脉象特点:浮大中空,如按葱管,主失血、伤阴之际。

  革脉脉象特点:浮而搏指,中空边坚,主亡血、失精、半产、崩漏。

年中医助理医师笔试《解表剂》必背考点

  1.麻黄汤方歌: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2.桂枝汤方歌: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3.小青龙汤方歌: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4.大青龙汤方歌: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助理无)

  5.九味羌活汤“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羌活——太阳;苍术——太阴;细辛——少阴;白芷——阳明;川芎——少阳、厥阴。

  6.银翘散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轻宣温热煮勿过。

  7.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配伍要点:麻黄、石膏为君,一辛温,一辛寒,一宣肺,一清肺,俱能透邪于外。

年中医助理医师笔试解表剂、和解剂的速记方歌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yfdq/1302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