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只能让中医沦为有意或无意的骗

时间:2021/12/25 23:44:34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作者丨老望:湖北景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历任宜昌生力旅游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曾因贡献突出被选编进入中国环境年鉴中。

争论这个问题之前,先把争论的对象搞清楚。什么是中医?什么是西医?不然的话,很容易走进一个误区,误导将中国和西方世界对立起来。

本来中医或西医是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两种医学体系,但有同一个目的即:救死扶伤。不同医学体系各自有所长或所短,如结合一起互相取长补短,对人类功德无量。但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中西医结合打着“中医科学化”大旗,误导变成了以科学改造中医,使之能融入现代化的卫生系统,用西医成功规范强行让中医照搬。并且用年青时鲁迅曾说过“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鼓动蒙骗误导世人。

1

中医是古人在没有出现科学技术的情况下

总结出来的治病经验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辨证施理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中国其他传统医学,如藏医、蒙医等则也被称为民族医学。

至于近现代西方医学,它起源于西方国家的近代时期,是近代时期西方国家的学者们在摒弃西方古代医学后,发展出来了一门全新的医学体系,而且这门医学体系就是当今国人常说的西医。西方近现代医学在过去的中国被称为新医,与旧医(中医)相对立。西医师的诊断更多的是借助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做出对疾病准确的诊断。医生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等方法或借助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体温表等简单的工具对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来诊断患者的疾病。

总结起来,中医是古代汉人在没有出现科学技术的情况下总结出来的治病经验,有靠谱的部分,也有巫术的部分。而西医是西方人抛弃了西方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建立在现代科技之上的治疗方法,而且这个治疗体系是完全开放的,不相信经验及看不见的事体,有严密的疗效评价体系、严格的新药开发制度、以及大量的细胞、动物研究。在现代医学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中国人把它称为西医,但是实际上,现在已经不应该称为西医了,因为亚洲人、非洲人同样在不断的为现代医学做出贡献。因为每年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同样在世界医学期刊上发表大量文章,推动现代医学的发展。

2

中医和西医是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两种医学体系

中医和西医是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两种医学体系,在应对疾病方面各有所长,应坚持优势互补。中医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其所强调的整体观念、阴平阳秘、辨证论治、扶正祛邪等都有自身特色。对疫情防治而言,西医强于病毒的鉴定、相关药物和疫苗的研制、危重患者生命支持等,而中医在调控机体、增强对疫病的抵抗力方面拥有千百年的经验,具有独特见解和防治经验。年抗击非典期间,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得明显效果,在缩短平均发热时间、改善全身中毒症状、促进肺部炎症吸收、降低重症患者病死率、改善免疫功能、减少激素用量、减轻临床常见副作用等方面都显示出优势。事实上,中西医结合一直在促进医学发展,提高各种疾病的治疗效果。

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中西医结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长期实行的方针。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也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工作方针。中西医结合发轫于临床实践,以后逐渐演进为有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

3

“中医科学化”

是中医自主向西医学习的一项结果

年2月23日国民政府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会议召开,会议一大主题正是要废止另一项延续千年的传统——中医。会上,留日归来的医生余云岫起草了《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的提案,直言:“废止中医,乃国之大计。”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能向上,卫生行政一日不能进展。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余云岫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并参加中医组的讨论。会上他再次提出“改造旧医实施步骤”草案,官方虽未接受,却得出了一个相对合他意愿的“中医科学化”方针。余云岫(~),名岩,浙江镇海(今宁波)人。早年在国内学习中医,后赴日学习西医,毕业于大阪医科大学。由此态度大变,激烈反对中医,归国后历任上海医师公会会长、国民政府内政部卫生专门委员会委员等职,在医政两界都有一定影响,被视为反中医第一人,最初提出废止中医的余云岫在年1月去世。

所谓“中医科学化”,本是30年代中医界自己提出的口号,是中医自主向西医学习的一项结果。如其代表人物施今墨所言:“吾以为中医之改进方法,舍借用西医之生理、病理以互相佐证,实无别途。”

“中医科学化”的另一位中医界代表陆渊雷,与余云岫一直保持良好的私交。

但到了新政权的技术官僚这里,它的意味就变成了以科学改造旧医,使之能融入现代化的卫生系统。卫生部长李德全提出:“苏联以前也有旧医,革命胜利后,即逐渐走上了医学科学化的道路。”“中医不科学的地方很多,也应随着时代而受科学的洗礼。”

贺诚和王斌两位副部长更为激进,贺诚直言:“中医对这个医学贡献得越多越好,但却没有可能长期存在,这个前途必须认清。”卫生部关于中医定出的最终管理方案,也明显是推它消亡的方向:中医药没有被纳入实行的公费医疗制度中,中药不在报销之内,大医院不吸纳中医;传统的师徒授受与父子相传的教育方式被禁止;中药的产供销无人管理;年全国92个大中城市和个县登记、审查的结果,合格的中医只有多人。

以史为鉴!这个卫生部副部长被撤职,他就是打压中医的第一人!

在“中医科学化”号召下组织起来的中医进修和资格认证体系,同样反映着改造旧医士,请他们站好最后一班岗的意图。年底公布的中医进修学校二十二门课程中,只有《简要针灸学》、《简要针灸正骨术》和《中医学术研究》三门属于中医的范畴,比例仅为13%,若从总的课时统计上来看,除去实习的72个学时,三门中医课程总学时为个学时,仅占整个课程学时的15%。

而在中医获取执业资格认证的考试里,四门医学必试科目有三门都属西医范畴。有亲历者回忆说,试卷上有一道题是“试述肾脏的功能”,一中医回答称“左者为肾,右为命门……”,被判了零分。

参加会议过后,余云岫志得意满,打着科学旗帜反中医,到处给中医同志们讲课,讲座题目如《在思想改造中怎样向科学学习》。

4

中医药在“科学”大旗下

被西医药碾压的苟延残喘,几欲绝命!

面对又一次存续危机,中医界却不再有二十多年前那种进击的气势,几乎丧失了反抗的心理。

中医史学家曹东义在评价当年的他们时说:“令人惋惜的是与会的中医代表,都未能大胆地说明中医学是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他们大多只承认中医有某种经验,有的甚至连经验都抹杀了。”

毛泽东给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的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医各部分医药卫生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毛泽东非常重视中医药的发展,他不仅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中医药的重要思想,还直接对中医药工作的实践进行具体的指导。他高度评价中医药的现实价值,认为中医药是中国对世界的一大贡献;发现并纠正了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内轻视、歧视和排斥中医药的错误;从宏观上提出了一些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措施,指明了中医药发展的路径。这些思想和措施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为新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蓬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几千年积累了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帮助中华民族渡过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劫难的中医中药,在所谓“科学”的大旗下,被西医西药碾压的苟延残喘,几欲绝命!

然而,在年狙击非典的战役中,中医药首立战功,战胜非典功不可没!可是,疫情过后,中医药任然不受主流待见,继续遭受打压之不幸!

今天,一场新的灾难突然降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华夏。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西医束手无策,疲于应对。此时,中医药再一次的在无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yfdq/1239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