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大学的人都知道,毕业后我们最难忘的还是学校的食堂,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对食堂是既爱又恨,虽然餐厅阿姨打饭的时候手总是抖,虽然小哥在做热干面的时候总是少放一种调料,总是觉得学校的饭菜没有妈妈做的好吃,毕业之后才发现,母校真是太良心了,6块钱一碗的面,7块钱两荤一素管饱的米饭,这都是满满的爱。随着高校管理越来越人性化,现在的大学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例如之前不允许学生在宿舍自己做饭,哪怕是连下方便面都不可以,但是现在有的高校已经给学生开设了共享厨房,这个政策的推出,得到了广大同学的支持。毕竟对那些吃够了学校餐厅和外卖的同学一个改善伙食的机会。浙江农林大学近期推测的共享厨房,学校需要自备食材,10块钱可以使用四小时。其实这么人性化的政策早就应该全国推广,毕竟有了共享厨房,那些藏着电饭煲、电磁炉经常喜欢在宿舍下点泡面,煮点火锅的同学就没有理由了,能减少火灾隐患,保障同学们的安全,另外就是共享厨房能够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做饭,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同学们的反应也可以看出,这个政策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有的男生说像他这种喜欢做饭的男孩子能够用自己的厨艺留住女孩子的心,还有的同学说这个创意真好,同学可以一起做饭,多交流,加深友谊,商家能赚到钱。不过有的同学说学校的这个共享厨房对于该学校的女同学是个挑战,如果班级聚餐,或者同学联谊,那些会做饭并其做饭好吃的女孩不仅受同学欢迎,而且还容易脱单,但是对于那些不会做饭的女孩子就比较尴尬了,缺点暴露无遗。如果每次去共享厨房都是男朋友做饭,而自己不会做,也会很尴尬的。不过对于那些想学厨艺的女孩子,这倒是一个好机会。这个创意虽然好,但是也有很多的问题,例如之前有的学校搞过类似的,但是不是特别理想,有的同学做完饭之后不洗餐具的,或者把厨房弄的很脏的情况多有发生,餐具都是公共的,传染病之类的卫生安全问题也可能会发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买食材比较困难,很多学校离住宅区比较远,附近根本没有菜市场,做一次饭也比较费时间,做饭不仅不会节约时间,也省不了钱。你觉得学校弄一个共享厨房怎么样?生意会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