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坡窗花,美的不像画龙山大先生

时间:2022/8/9 13:26:35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我国剪纸艺术可谓历史悠久,《史记》中有一则“剪桐封弟”的故事,记述西周初期,成王将梧桐叶剪成珪的图样,赠其弟姬虞,封他到唐国当诸侯,这大概是我国有关剪纸的最早记载了。然而以纸料为界,目前来说最早不会超过汉代。大同地区剪纸之乡有两处,一是广灵县,二是灵丘县。广灵剪纸早已走出山西,在全国来说也较有名气了,而灵丘剪纸则至今还在“久在深闺人未知”的阶段。

灵丘县剪纸艺术以弋坡村为代表,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大同以及灵丘享有很高声誉。它用手工雕刻,再用毛笔点染以明快鲜明的色彩而成。灵丘劳动人民把它作为年节装饰,贴在纸窗上,所以又叫做“窗花”。弋坡窗花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据当地老艺人讲光绪末年有弋坡村的刘清开始用剪子剪纸,平日积数千对,逢春节出售一空。这样一、二年以后,他的剪纸艺术便在县城周围出了名。后来他结识了一位蔚县剪纸老艺人,将裁剪的技法、打制剖刀、点染配色等艺都学到手后,他的技艺更是锦上添花。

刘清剪的窗花具有图案逼真,裁剪细致,花样丰富等特点。他的剪纸,是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人物为主,如“取高平”、“下河东”“八蜡庙”、“白蛇传”等,此外还剪神话传说中的“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太子坐莲”等,还剪“猴子担桃”,“狮子滚绣球”等珍禽异兽一类的作品。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的儿子刘志恒(-)手艺高于其父。刘志恒在父亲的熏陶下,自学成才。他善于剪戏曲则人物,每当看戏前,他就把纸喷上水压好,边看戏边构思,散了戏,回到家就剪,一般连剪四对为止。常常是通晓达旦。他的代表作是“取高平”,这幅窗花,一组为四对,构图朴实、饱满,造型生动、优美,因此每逢上市,便售之一空。可见他的剪纸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也表明他的技艺高明。

后来刘志恒把剪纸艺术传至其子刘绪,业已作古。其子也很快地掌握了这门技艺。他的剪纸,分单色,彩色两种,主要以彩色剪纸为主。他设计的图案多达几十种,构思新颖,别具一格。他尤其擅长花卉,动物剪纸,他剪的花卉,根叶柔和纤细,着色和谐美观,深受群众欢迎。他不保守,爱教人,凡是向他请教,他都乐意帮助。因此全村人向他学习剪纸的人也越来越多。至年后,弋坡村一百五十户人家,就有三分之二的人掌握了这种技艺,当时的弋坡已成为有名的剪纸之乡。

现今弋坡剪纸艺术精湛要数贾枢老人了,他构思的图案更加新颖,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题材广泛。主要有戏曲人物,翎毛花卉,鸟虫鱼兽,现代人物劳动小景,以及一些吉祥谐音的物象,洋溢着欢快、健康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如今弋坡窗花的艺术特色,突出地表现在以“阴刻”为主和“色彩点染上”。刀工细腻,用色大胆,泼辣,色彩对比强烈,绚丽多姿。作品贴在纸窗上,透过户外阳光照射,艳丽夺目,别透玲珑,令人赏心悦目。

弋坡窗花现在不仅在灵丘,就是在大同也逐渐有了名气,甚至在繁峙、代县、五台、原平、河北张家口地区、内蒙古乌兰察布等地区也有着较好人缘。总的来说弋坡的窗花,为美化生活,提高人民的精神文明起了积极的作用。弋坡的剪纸闪耀着熠熠的光彩,散发着自己的那独特泥土芳香。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pfmf/1346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