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医生程少为 http://m.39.net/pf/a_8498647.html
文字“我”为浙江大学医学院赴浙江省温州市中医认同感暑期社会实践团的王宁
请输入标题abcdefg
有人说,中医是一门“玄学”,需是那白须飘飘的老医者才能体悟其中的精妙。可也不尽然,中医的独特魅力也吸引着年轻一代在求知求实的路上敲砖寻路。7月24日,我代表浙江大学医学院赴浙江省温州市中医认同感暑期社会实践团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医学院对基础医学院梁师兄进行了线下采访。作为一名中医学的业余爱好者,梁师兄和我分享了他结缘中医、痴情中医的奇妙经历,也分享了许多深刻的心得体会。他告诉我,人生中很幸运能遇到中医学。中医学,也将是他一生相随的好伙伴。
简单的寒暄问候中,我感受到了梁师兄对我们这次调查工作的关心和热情。他年轻活泼的面庞下,举手投足间,又似乎藏着几分嶙峋古意。我手里握着采访稿,向他问道:“师兄,如果让你简单定义中医学,你会如何定义呢?”梁师兄沉思片刻回答道:“我们谈到中医,往往想到的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等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中医传世经典,是神农尝百草、扁鹊望而知疾、华佗创造五禽戏、李时珍踏百川寻百药的故事。这说明,中医是扎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贯穿于中国的历史进程,鲜活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的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所积累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的结晶。我想,若要定义中医,就要从人民群众生活的角度、历史薪火相传的角度去定义,这要比从一个学术的制高点去定义要更接近中医‘大医精诚’的质朴追求。”
在采访之前,我也通过网络了解过中医的定义,我期待的是像百度百科一样中规中矩的答案,可我没想到的是,梁师兄给我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中医的视角。细想来,中医似乎真的伴随着我的成长,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老人常说的上火,夏日炎炎里的绿豆汤,高考前颈椎疼时妈妈领我去做的推拿……虽然我们说不清中医是什么,但是中医具象地扎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承载着一代代人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智慧。
我又向师兄询问中医和西医有哪些方面的区别,师兄说:“概括来说,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中医注重的是‘整体’,西医注重的是‘局部’。中医的研究对象是患病的人,西医的研究对象更倾向于人患的病。但这并不意味着说中医就是对因治疗,西医就是对症治疗,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可以说,中医是中华民族古老智慧的结晶,它给予世界一个治愈疾病、共臻健康的新思路。中医注重的不仅在于如何让人不受疾病的侵害,还在于人体各脏器功能的调和,人体对环境的适应,以及人的情志与机体的健康相适应。中医‘医人’的追求高于‘医病’的追求,它注重的不仅仅是疾病的表型,更越过表型的面纱,看到了人体细微变化的本质与动态平衡。”
在交谈中师兄告诉我,他初次听到李东垣医治“大头瘟”的故事是在百家讲坛的《大国医》中,那时候的他刚上高中,被金元四大家的传奇故事深深震撼,尤其敬仰李东垣老人和丹溪翁两位医家。他们二位虽未生自医学世家,却都因不忍母亲受疾病折磨而走上学医的道路,历尽艰辛,终成为百姓心中圣洁的济世名医。他们的医者仁心是他们心中的指路明灯。我们从那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和泛黄的传世医案中,一点一点地品味“大医精诚”的深刻意义,把仁心放入胸中。
我好奇地询问师兄在业余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有没有养成什么特殊的习惯或者生活小嗜好,师兄笑笑说:“当然有啊。比如开始喜欢收藏很多中医的传世经典,比如我的案头常常放着李东垣的《脾胃论》、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还有李时珍的《濒湖脉学》,自己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会按照书中的诊断治疗思路去推理思考,甚至会有自己抓药自己治病的冲动。再者看到路边的草丛中总会发现好多种草药,比如很常见的泽漆,六味地黄丸中就有这味药,还有一些清热解毒的药,比如紫苏、桔梗、折耳根、艾草、葛根、芦根、藿香、薄荷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看过中药学的书籍你会发现它们好多就长在自家门口的草丛里。虽然产地和处理方式会影响药性,但是还是会很兴奋,看到蚯蚓心里都会默念这是地龙啊。”说到这里,我俩忍不住都笑出声来。
师兄也谈及了学习中医时遇到的困难,比如学习中医要阅读很多专业书籍,需要记住各种药材的名称、外观、气味、归经、功效、用法用量、常用方剂等等,要准确记住这些知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且往往对于同一种药材,各典籍中的记载是有差异的,这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论证。
师兄气质平和,我笑着问他,他这通身的气派可是在中医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他笑着说:“就我本人而言,我是蛮喜欢古典书籍、诗词、小物件的,这也不是古板守旧,属于我的一种个人喜好吧。学习中医要对传统中医经典心怀崇敬,对古代著名医家充满敬仰之情,要积极向老中医求教,要常常读古书,在古代医案中寻求前人的智慧,并得到新的启发。常常沉浸在这种有古意的环境中,也许也促成了我的这种爱好,我想这也是环境对我心境的积极影响。”
采访接近尾声,我谢过师兄,他温和地与我道别后,转身继续去忙实验和数据处理。在纷纷扰扰的生活中依然能坚持在图书馆已经泛黄的、无人问津的古书中翻找传世的医案,蹲下身去观察草丛里那长相普通却功效神奇的小草,在案头放着收集来的中医典籍……也许,这就是热爱吧。仿佛,我的眼前站着当年那个瞪大眼睛的男孩,正好奇地望着高耸入云的山路,他不问前途茫茫,一路望着风景,踏着青苔,抬起腿一步一步往上走……那一刻我感受到,中医的枝条冲出了那古老的天井,迎着风,伸展开藤蔓,正长成芽来。
医视野宣传中心
文
浙江大学医学院
赴浙江省温州市中医认同感暑期社会实践团
编辑
张宇
排版
戴淑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