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客服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13036.html
—
QWUHANZHANYI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武汉战疫中,共有多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接受中医中药治疗,并留下了完整的病案资料。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医院对这些病案进行总结,希望从循证医学角度为中医抗疫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支撑。
—
日前,医院院长何绍斌和感染科主任陆定波,作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院长访谈”,讲述不同寻常的中医战疫之路。
??
快速行动完成“非常任务”
2月9日深夜,医院光谷院区接收了第一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何绍斌回忆,当天下午4点,他接到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电话,医院马上开辟80张床位,晚上11点左右要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大约一小时后,他又接到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电话,还要增加张床位。
当时武汉关闭了进出城通道,没有工人,没有原材料,在6小时内完成张床位的改造和三个隔离病区的组建,这一“非常任务”最终被圆满完成。当晚11点,第一批病人顺利入院。
2月17日,“应收尽收”进入总攻阶段,医院扩充到张床位,命令下达8小时后进行验收。何绍斌介绍,这张床位涉及到十二个楼层,里面还有一百多个非新冠病人需要紧急转运,接着对病区全面清扫,并按照传染病防治要求进行改造。
“任务很艰巨,但我们还是圆满完成了”。
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医院发热门诊共接诊位患者,12个隔离病区累计收治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除夕夜拿出中医防疫处方
“全院名医务人员参加抗疫,无一重症感染。”陆定波回忆,抗疫期间,医护人员上班第一件事,先喝一口中药汤。
1月18日,一例疑似患者病情恶化去世,在医院引起不小的震动。院长何绍斌当即召集专家在一起商量,“这个病主要攻击的是人的肺部,能不能尽快拿出一个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案”。
次日,药学部就按照“宣肺正气散”经典方,熬制了瓶预防汤剂,其中瓶留给医务人员服用,还有瓶送到了医院。
除夕夜,国医大师梅国强和巴元明教授结合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表现,对处方进行增减,形成了肺炎一号方和肺炎二号方,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
“医院,我们还要发挥出中医的特色和优势”。何绍斌介绍,第一,我们对所有的患者,全程使用中医中药治疗。第二,深入武昌区一些社区隔离点,免费发放中成药和中药预防方剂给他们服用。第三,最早开设新冠肺炎康复门诊,除了常规的治疗和心理干预,还给他们进行了针灸推拿和中药治疗,对患者身体机能进行全面调理。
陆定波介绍,后来自己负责的病区,收进来的病人只要经过中医中药正规治疗,没有一例转重症,重症患者经过中医中药治疗,也能够加快康复,显示了它在疫病防治中的优势。
康复门诊不再有“回头客”
3月5日,医院成立全国首家新冠肺炎康复中心。截至8月,康复门诊累计接诊患者近人次,住院部累计收治康复患者多人次。
为什么要开康复门诊?何绍斌介绍,一些出院患者虽然达到了临床治愈的标准,但仍然存在躯体症状,有的是轻微的咳嗽、乏力、盗汗,还有一部分病人心理负担较重,焦虑失眠。
当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院士在医院指导工作,何绍斌提出开设康复门诊的想法,立即得到了仝院士的支持。
何绍斌介绍,康复门诊由中医中药、心理、康复、针灸推拿四个科室共同参与,最高日门诊量达到人次。由于病人需求量很大,康复门诊进一步扩展为康复中心,开设三个住院病区。
其中,一个病区用于收治达到出院标准,但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尚未完全恢复的病人;一个病区收治复阳患者;还有一个病区收治新冠肺炎已康复,但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截至8月中旬,三个病区已经关了两个,还有一个病区剩下最后十多个病人,“说明这部分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后恢复良好,不再有回头客了”。
牵头整理疫情防控“中医经验”
何绍斌介绍,医院正在筹建新的发热门诊,同时对住院病房进行“三区两通道”改造,使之具备传染病患者收治能力,在战时状态可以迅速完成角色转换。
经历疫情洗礼,医院管理和发展要保本色、扬特色,添亮色。在发展方向上保持中医本色,科室设置和人员队伍要符合中医定位;把中医的特色和绝活儿,通过现代科技的手段进一步传承创新;同时,趁疫情缓解期加强人才培养,医院在急危重症上的救治能力,走中西医协同发展之路。
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委托,医院正牵头对全省中医系统收治的多个病例进行病案总结,包括中医能发挥哪些作用,跟西医比较有哪些优势和不足。何绍斌希望,通过循证医学研究,能够为中医应对疫情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和支撑,推动“中医经验”走向世界。
策划
周洋
总编导
陈馨
执行编导
罗兰
记者
武叶
通讯员
胡梦
视觉
胡肖
封面海报
严婷
摄影
金振强
摄像
王凯胡胜李春李彤
灯光
王凯李春
服化道
胡肖
后期统筹
赵怡然
后期剪辑
赵怡然刘派严琦李聪瞿莉佳
编辑
费吟梅
出品
长江健康传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