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阴阳相移,寒暑更作,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度。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的时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于是,六气由对人体无害而转化为对人体有害,成为致病的因素。总体来说六淫致病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外感性外感性:六淫为病,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故又有“外感六淫”之称。所致疾病,统称为外感病。
季节性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但是,也有一个季节可有多种邪气致病。
地方性地域性:六淫致病常与生活地区密切相关。如西北高原地区多寒病、燥病;东南沿海地区多湿病、温病。
相兼性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发病,如寒邪直中脏腑而致泄泻;又可两种以上相兼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热感冒,寒湿困脾、风寒湿痹等。
转化性转化性:六淫致病虽各有特点,但不是孤立的,它还可以相互影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其病理性质可发生转化--------如寒邪可郁而化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伤阴,六淫之邪皆可从热化火等。引起转化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人的体质不同;二是治疗不当。
环境性环境性:六淫致病与所处环境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久居潮湿环境易患湿邪致病;高温作业者常见燥邪或火邪致病等。
具体各邪的特点如下:
1.风邪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2)善行而数变。
(3)风性主动。
“风胜则动”
(4)风为百病之长。
“盖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如兼寒则曰风寒,兼暑则曰暑风,兼湿曰风湿,兼燥曰风燥,兼火曰风火。盖因风能鼓荡此五气而伤人,故曰百病之长。其余五气,则不能互相全兼,如寒不能兼暑与火,暑亦不兼寒,湿不兼燥,燥不兼湿,火不兼寒。由此观之,病之因乎风而起者自多也。”
2.寒邪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阴胜则阳病”
(2)寒性凝滞;寒性主痛。
“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3)寒性收引。
“寒则气收”
3.暑邪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
“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
(3)暑多挟湿。
4.湿邪
(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易伤脾阳;“湿胜则濡泻,甚则水闭胕肿。”
(2)湿性重浊。
(3)湿性黏滞、弥漫。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阳受风邪,阴受湿气,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5.燥邪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胜则干”“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
(2)燥易伤肺。
6.火热之邪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2)火热易扰心神。
(3)火热易伤津耗气。
“壮火食气”
(4)火热易生风动血。
“热极生风”
(5)火热易致肿疡。
“痈疽原是火毒生”
中医除指六淫为病因外,也将六气的特征与该病症状联系起来认识而形成病证名称,即风证、寒证、湿证、火证、燥证……等.这些病证与六淫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如风邪侵袭引起外感风寒,但有的并不要外感疾病而有类似风寒湿燥火的证候,如风疹块,临床表现起病急,消退快、瘙痒等,与风的“善行而数变”的特点相似,一般多认为是由风邪所致,由于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也可产生与外感六淫所具有的某些类似的性质和证候特点。
中医为区别外感六淫称之为内风、内寒、内燥、内火、内湿等。以下所讨论的以外感六淫为主,包括致病因素的特点和与病因相关的证候。
送给原始点家人的新光盘......(珍藏)
感谢您抽出·来阅读此文
多一次分享,多一人受益,多一次转发,多一次布施,感恩一切!
版权说明: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在后台联系处理。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